城市科技:致力现场急救 彰显人道精神
——我校潘松老师参加2013年上海市红十字救护师资复训
五月流红,激情似火。时代总是在发展变化当中前进的,时过境迁,现场急救的知识和技能也有所优化和更新更新,变得更简单更科学了,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上海市红十字救护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救护培训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上海市红十字会2013年5月14日至16日在位于青浦区赵巷镇的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启动了为期三天的救护培训师资复训班的培训工作,来自上海市各个郊区(县)的包括学校潘松老师在内的20多名救护师资参加了本期的培训。
专家讲座:指明救护培训的方向
5月14日阳光明媚,上午8:00刚过,来自各个区县的20多名救护师齐聚到风景秀丽的青浦区赵巷镇的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2013年上海市红十字救护师资复训也正式开班。首先是隆重的开班典礼,典礼由上海市培训师资部主任张瑾主任主持,她首先介绍了本次复训的意义,并对学员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注重理论的融会贯通;要注重技能的精益求精;要全程参与、全心投入,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取长补短。紧接着,培训师资部副主任既本期复训班的班主任姚月琴老师又对本次培训的作息时间和课程安排做了详细的介绍,并期望大家能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本次的复训任务。
开班典礼之后,正式进入了紧张的培训课程。首先来自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的陆锋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了题为《公众现场自救互救》的讲座。他从人的大脑对缺氧时间的耐受极限为切入点,让人的神经一下子就紧绷了起来。紧接着,什么是应急医疗服务体系?公众现场救护的正确步骤是什么?常见突发疾病该如何正确处置?……陆教授结合精美的PPT和他的亲身急救经历对院前现场急救进行了系统而又深入浅出地介绍,让学员对现场急救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下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护理系副教授吕伟波老师有对学员进行了《授课技术》的辅导。吕老师认真分析了成人教学的特点,提出了授课过程中“善于提问”和“实践指导学习”的重要性。最后,她又对急救课件的制作作了精心的辅导,从常用的视频、音频、图片、文档类型到相关素材的获取办法,再到PPT的制作技巧,学员们如久旱逢甘霖一般,顿觉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对今后急救培训的授课更有了方向和目标。
场景演练:增强现场救护的实效
实践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培训的第二天是救护培训的实战阶段。首先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的多名培训老师把参加复训的20多名学员分成两个小组,依次进行了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和伤员搬运等九项急救操作技能的教学和辅导。这九项技能是现场急救的核心技术,涵盖现场常见急救的方方面面,也是作为一个合格的急救员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相对于三年前的操作要领,步骤和要求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变得更加有效和简洁。担任培训的几位辅导老师都是去年刚刚参加过上海市急救技能大赛,有丰富的经验和技巧,他们手把手一步一步辅导学员操作,让每一位学员都顺利过关。学员们也积极主动,互相做起了模特,一丝不苟地演练刚刚学到的技能。
心肺复苏是一项“起死回生”的急救技术。5月15日下午,每位学员都参加了心肺复苏项目的考核。现场安全评估、个人安全防护、120呼救、心脏按压、口对口吹气,大家在模拟人身上实地演练心肺复苏的每一个细节,似乎刚刚步入鬼门关的猝死“病人”硬生生被急救员拉了回来,也得到了现场专家的好评与认可,所有人都得到了95分以上的高分。紧接着是紧张而又妙趣横生的场景演练环节,两个小组按照抽签的题目分别自编自演了现场急救的场景,并开展了扣人心弦的现场急救工作。第一小组设定的2011年的温州动车车祸现场,第二小组设定的是今年刚刚发生的雅安地震现场。只见各个急救员在组长的一声令下,迅速集合奔赴到了相应的“灾难”现场,由学员自己扮演的脊柱骨折、头部大出血、腹部异物插入、婴儿气梗等伤病员横七竖八,哀号声不断,而急救员分工有序、临危不乱,迅速展开了现场的急救工作。在3分钟不到的时间里,所有学员都把正确处置好的伤病员顺利移交给了120急救车,也保质保量圆满完成了自己本次的急救任务,诠释了红十字人道、救助的精神实质。
课程展示:展现救护培训的成果
本次救护师资复训的初衷是为上海市培养合格的救护师资,所以汇报课程展示就成了展现本次培训成果的重要环节。为了上好自己的汇报课,所有的学员都提前两天就开始积极筹划了起来,很多人还准备了图文并茂的PPT课件。5月16日上午8:30分,在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的五楼和六楼两个报告厅,汇报课程展示同时拉开帷幕。学员们一个个走上讲台,分别就自己抽到的授课课题展开了15分钟的培训课程展示。由于所有学员3年前都参加过急救的系统培训,并且都拥有3年多的社区培训经验,所以人人都显得从容镇定,授课流程也显得条理清晰,富有感染力。同时,每位学员讲授的内容不同,又来自不同的行业,呈现出的课堂风格也是形态各异,各有特色。来自医院的医生学员专业技能显得很有优势;来自学生素质训练基地的教官学员在操作上就显得严谨到位;而来自学校的教师学员对课堂的掌控更加游刃有余。但不管怎么样,20多节急救展示课听下来,每位学员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培训成果,也从别的学员身上学到了很多有益的教学经验,加上现场的考官和学员的及时点评,也为自己今后的教学添上了腾飞的翅膀。
5月16日下午是激动人心的结业典礼。三天来一直陪伴在学员身边的班主任姚月琴对三天的培训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对各位学员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给与了充分的评价和肯定,同时她也期望各位学员能在复训之后能真正把学到的急救技能积极运用到今后的培训教学中去,把上海市现场急救的培训事业真正地做大做强,真正撑起上海平安、祥和生活的一片天。最后,姚老师宣读了本次复训的优秀学员名单,松江区的姚红艳学员和崇明县的张琴芳学员荣获了“优秀学员”的称号,各个学员也拿到了本次复训的合格证书。
三天的救护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是留给学员们的远不止如此。救护培训工作是红十字会的核心业务,我国历来就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良好传统,将培训所学运用于日常培训教学中,切实提高上海市市民的急救意识和现场救护技能成了每位学员的志愿。相信,通过本次的上海市红十字救护师资复训以后,学校的潘松老师将协同其他所有现场急救师一道,定能克艰解难,义无反顾,培训出更多拥有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以全面提升上海的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形象,让上海的明天更美好,人民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