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掌握基本自护技能
二轻校 刘长锋
8月21日上午10:10分,上海地质科普公园青少年“自护自救”实战体验基地内。“地震啦!”“地震了!”,随着一声声惊呼,大家看到:房屋和地面突然剧烈摇晃起来,四周的窗户和墙壁开始旋转抖动,隐蔽的音响不停模仿出建筑物坍塌的巨响。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原本在“教室”和“寝室”里有说有笑的孩子,一下子慌张得手足无措。 “大家不要惊慌,先护住头部,然后找一个遮蔽物……”
一片慌乱中,一个优美的声音传来,向同学们传达着地震逃生的要领。在她的指导下,有的学生躲进寝室床下,有的用书包护着头蹲在墙角,……2分钟过去了,同学们的慌乱、紧张情绪得到平复,一个个顺利从“地震灾区”逃离,找到了“安全的庇护所”。
五分钟过去了,不足50平方米的舞台上,站满了从震区逃出的同学。“太刺激了!好像真有地震一样!”“以前都是在课本上了解这些安全知识,从来没有像这样真的感受过。今天真的体验了,以后真的碰到就知道该怎么办了。”他们,都显得相当兴奋。
原来这是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学校2011级新生利用军训期间来到坐落在上海浦东凌空农艺大观园内上海首家青少年“自护自救”实战体验基地参观并在地震体验场(可以真正体验地震时的强烈震动、房屋倒塌的震撼效应以及逃生技能),真实体验灾难发生时的震撼效应,在仿真情景中真正学会逃生救护、自救、互救的技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们的安全问题引起社会和家长空前的关注和重视。特别是汶川大地震后,如何提高青少年面对灾难和困境时的自护自救能力,掌握自护自救的知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广受关注的热点。但目前的状况是:孩子们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只能零星地、断续地从老师和家长那里获得一点这方面知识,无法得到系统的“自护自救”教育和体验。我们不能单纯消极地保护孩子,而是应该教给他们面对危情和困难“自护自救”系统知识,培养他们掌握“自护自救”的基本能力。
接着大家来到了伤害救助体验区,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同学们了解了现场施救的理论和方法并有同学亲身体验了现场施救的理论和方法。走在长长的紫藤长廊下,看着两旁的宣传版面,学生们还学到了不少交通知识、自救自护知识等知识,增长了见识。
通过增强对地震知识和地震给人类带来的毁灭性灾难的认识,让学生珍爱自己的生命,让学生懂得无论遇到多大的艰难险阻都不能放弃自己的生命;通过对在地震发生时各种自救自护能力的培养,明确如何在灾难中学会自救,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要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通过对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和在进行有效的防震减灾的探索中,培养学生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意识。
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对于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都有深远意义。让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进课堂、进社区、进家庭,使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真正入耳、入脑、动心,内化为一种自觉的需要和行为,是我们不懈奋斗的目标。在活动中我们了锻炼学生的意志,要拥有战胜困难的意志,意志是一种生活磨炼,锻炼孩子的意志,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秉承吃苦的品质、昂扬的斗志、执着的精神、不甘退缩的勇气,具备这些才能使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