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工业学校组织“防微杜渐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网络犯罪”专题讲座
2014年的4月18日下午,在北一教五楼由学生保障支部书记潘志东老师为校、科信心班同学开设《《防微杜渐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网络犯罪》专题讲座。
首先,潘老师展示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青少年的犯罪率比例占到了全国犯罪率的百分之七十,而在这其中15岁到17岁的尤其之多。同时罗列青少年犯罪的五特征:共同犯罪、结伙作案多;严重犯罪多;突发性犯罪多;犯罪的智能化和低龄化;反复性强,再犯的犯罪率上升。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四个原因:道德观和人生观偏差;法律意识淡薄;文化素质不高;青春期心理影响。所以,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才干的时期,可塑性很强。但明辨是非的能力,自控力不强,意志脆弱,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一步步走上不轨之路。
其次,潘老师对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行解读,剖析青少年网络违法犯罪的四大类型,包括传播色情、暴力、恐怖等网络违法信息;利用网络侵犯他人隐私权、名誉权、财产权等权利;非法破坏或者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基于网络的诱因实施盗窃、诈骗、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行为。例举因网络游戏而自杀的胡彬,因网络游戏而引发的古世龙被四名少年用刀杀死血案。提出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必须从三方面入手防微杜渐,小事做起;认识错误,及时改正;自我约束,提高警惕。
最后,潘老师对同学提出两方面要求。1、提高道德修养方面:要宽容、理解他人;要善交益友,远离损友;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等;要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2、增强法律意识方面:遵守学校纪律,养成良好的习惯;要认清违法犯罪的危害,明辨是非;收看“今日说法”“道德与法制”等电视节目;认真听法制报告、讲座
这次法制教育讲座给同学们上了一堂很好的“政治”课,使同学们深深感悟到校规与法规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