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校园,服务社会
——记上海食品科技学校“党团志愿、爱心服务”项目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环境,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育人的功能。校园文化是一个立体化,开放性的概念,包括了诸多的因素,如硬件建设的物的因素,教师,学生的人的因素,以及人与物,教师与学生等的相互关系等。它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氛围,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育,苦心经营的教育氛围。优秀的校园文化,能以感染、凝聚、激励等形式,促进学生的知、意、情、行向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方向发展。要使学校教育工作行之有效,除正面教育、积极灌输外,还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手段和措施打造了一支党团师生共同参与的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共同努力,逐步树立了“全员志愿”的理念,全校师生乐于助人、勤于服务,在各方服务的身影已经成为了朱泾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现将这几年来学校“党团志愿、爱心服务”项目的工作做如下说明:
一 工作目标与思路
(一)工作目标
通过“党团志愿、爱心服务”项目的施行,促进学校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的提升。建立并维护一支由学校党员教师、团员师生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伍,通过多种志愿服务,营造奋发向上的校风,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人文素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师生实现自我价值提供机会,为德育工作创新方法和途径,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入新元素。
(二)工作思路
1、塑校园文化先导性,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学校不再独立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之外,其计划、内容、目的、理念都表现出与社会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进入新世纪,文化多元化和文化一体化的进程使现代教育深深融入社会生活,被纳入社会运转的大轨道。“学校即社会”正日益深入人心,学校内独有的文化、价值观也不可避免地与学校外的文化价值观念相互交融,日益整合和互补,使得学校文化的一些特征必然折射出社会大文化的若干特色。因此,在商品经济社会,在市场体制下,“拜金主义”和“物质崇拜”盛行的当下,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要体现其价值观的先导作用和主导作用,“党团志愿、爱心服务”作为学校常规项目,首先要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其次要体现教育规,最终促进学生心智成长。
2、重校园文化继承性,传承食品科技校园精神。
“发展的历史,流动的师生,久远的学校”,任何一所学校的文化都是历史沉淀的结果,同时也随着学校的发展不断完善改进。学校是传承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地方,传承已知、探索未知是学校的使命。我校成立二十多年来一直秉承“奋发有为,淬砺一流”的校训;积淀“艰苦奋斗,奋发向上,坚忍不拔,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逐步形成了“文明、和谐、开拓、进取”的校园文化。食品科技的文化精神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学校“党团志愿、爱心服务”项目的开展要体现文化的继承性及其超越性。
3、显校园文化创新性,融合新育人理念和方法。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育政治上优秀、业务上精湛的创新型人才是今天竞争的关键,强化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开拓意识,方能使我国站在知识经济的制高点,在21世纪的高科技较量中稳操胜券。这就要求学校育人机要强调社会价值,也要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党团志愿、爱心服务”项目要通过新方法和新理念启发和调动人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孵化知识精英,将提高人的单一素质升格为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最终造就独立自主的、富有创造性且生气勃勃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二 实施方法与过程
我校坚持志愿者注册制度,目前拥有22支学生志愿者服务队,53名党员志愿者和184名团员志愿者,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立足学校,服务社会,自上而下团结一致,相互呼应,工作任务能及时落实,高效动作,为学校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共建和谐校园做贡献。
(一)利用专业特色,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国际国内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老百姓急需这方面的科普宣传服务。我校的品牌专业是食品生物工艺,利用这一专业特色,我校志愿者成立了志愿宣传小组,在学校内外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服务,宣传形式多样,以讲座、座谈、期刊和小报等形式为主,服务对象不仅面向本校中专生和食堂员工,还面向朱泾镇各社区。
校餐饮质量和安全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屡屡发生集体食堂食物中毒事件,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对食堂员工的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学校食堂安全管理。为此,志愿者针对校食堂情况,对从业人员采用与员工座谈形式,进行了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宣传内容如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及其特性,餐具消毒杀菌的方法、温度、时间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师生的广泛认可。
学校周边社区的普通百姓也很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但对许多食品科学知识不甚了解。学校志愿者们利用业余时间为社区居民宣传和普及食品科学知识,把食品安全的专业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多媒体演示、小报等形式向社区老百姓宣传。此项志愿活动定期举办,受到了广大社区居民的好评和欢迎。
(二)关注弱势群体,弘扬传统美德
当今社会,老年人是相对弱势的群体,虽然大多数老年人物质上较为充裕,但来自精神上的关心却相对较少。年轻时的他们曾经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诸多贡献,现在作为年轻人也应该尽全力让他们安度晚年。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一条就是要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年事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美德。为此,我校教师与学生志愿者把敬老院、老干部局、护理院等单位作为服务对象,除了定期给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保洁工作外,还为老人们料理日常生活,与孤寡老人谈心,以了解他们的生活身体状况及精神状态。志愿者们不仅为他们表演自己编排的节目,还为护理院的老人送去了水果、绿色植物,他们把欢声笑语传送到老人耳中,也把社会的关爱传递到老人心中。
学校里的弱势学生也是志愿者的服务对象。学校始终践行“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教育理念,切实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习动力,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努力实现“不让一个贫困生落伍、不让一个贫困生辍学”的目标,实行了“大手拉小手,爱心促进步”的志愿结对活动。党员志愿者们每月开展结对活动,帮助贫困生解决生活实际困难,及时反馈学生动态信息,记录学生成长过程,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真情和温暖。1102班杨同学家境极其贫困,因其父亲病故、母亲智障,家中无任何收入,仅靠几百元的“低保”维持生活,性格非常内向。自从和学校第一党支部的党员志愿者结对后,性格开朗积极很多,在校团委担任团委委员,在班中担任团支部副书记和劳动委员,工作认真负责,成绩更是从刚进学校时的班级排名31位升至班中前10名,杨同学感言“我说不出什么华丽的语言,但是我有的是一颗同样想对他们好的心。因为有他们,我的校园生活变得更加温馨。我会懂得感恩,让世界更美好!”。1202班的冯同学患有软骨病,手脚都无法使力,生活无法自理,但是为了满足她想学习的愿望,学校党员志愿者照顾她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小到为她打饭端水,大到帮她解决生理问题,班中的学生志愿者也对其百般照顾,使得冯同学可以克服苦难快乐学习。
(三)开展社区服务,共建和谐金山
由党、团组织共同组建的校志愿者服务组织为朱泾镇多个居委会提供志愿服务,共建文明小区,主动承担起社区的宣传工作,定期为居委会布置宣传栏并定期服务。目前,由学生团员和学校党员志愿者组成的30支志愿者服务队经常持久地为朱泾镇各社区服务,并结合市年度大型活动为共建和谐金山献策献力。
2010年世博会期间,共有30多名世博志愿者顺利通过志愿者培训与测试,其中3名作为世博会园区志愿服务者,24名教师投入到世博会城市志愿服务站点中开展服务,1名教师借调到世博会志愿者金山工作站工作。学校志愿者服务队以“世博宣传进社区”为主题,组织志愿者在社区、街道开展迎世博文明宣传活动及“青春世博,绿色行动”;在各社区了开展食品营养,科普宣传讲座——举行迎世博“三五”文明宣传、“迎接文明世博,倡导健康饮食”——青年教师食品营养志愿宣传等一系列志愿者公益活动;在“喜迎世博、文明观博”志愿者活动中,广大团员青年志愿者参与了钟楼新村、临源菜场、朱泾汽车站等地的区容区貌环境整治行动,受到了居民、顾客、乘客的支持和欢迎。青年志愿者针对临源菜场的环境卫生情况向市场管理人员进行巡访,并向菜场内的摊主们发放宣传单,号召大家一起关注世博,以一颗热情真诚的心迎接世博的到来。
三 工作成效及取得的经验
(一)丰富充盈了学校精神
自1995年9月我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创建以来,学校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和“奉献爱心、服务社会、锻炼自我”为目的,积极组织志愿者服务,重视师生体验,开展内容丰富的志愿者活动,多年来,该项目已成为学校的常规和特色项目,学校不仅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融入了各类服务活动中,更是将社会责任和生命意义融合,将志愿精神植根与广大师生心中,融入了我们食品科技的学校精神,更是打响了食品科技学校志愿者服务总队的品牌。
(二)营造奋发向上的校风
在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志愿者们为世博做贡献,为社区服务,关注校内外弱势群体,从没有任何怨言。通过多年的沉淀,营造了奋发向上的校风,展现了学校良好的精神风貌,激发和凝聚了学校全体师生内在的动力,催人奋进,近年来,志愿者活动给与学校的影响不仅仅在于营造良好的校风,同时也对学校师生的心理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给与了校园内和我校精神内涵不符的心理和行为一种无形的压力,校园内涌现出了不少互帮互助的行为,不文明现象明显减少。
(三)创新了德育方法途径
学校志愿者服务已经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一条有效途径。学校通过党团志愿活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摒除空洞的说教,针对16、17岁学生行动力强,想象力丰富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很多志愿服务项目,广大学生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既拓宽了自己的生活范围,又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既表达了自己的同情心,又明确了自己对人生观和人类良知的理解;既锻炼了自我的综合能力,又提高了自己的思想修养和精神境界。可以说,学校志愿服务这一德育载体,能够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引导学生用高尚的情操塑造自己,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勇敢地肩负起历史和社会赋予的重任。
(四)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可以说,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无论是内部人际关系还是外部人际关系都直接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影响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还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学校志愿服务采用党团结合的形式参与到各活动中去,党员教师带团员学生一起完成志愿任务,师生关系这对校内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得到了深入发展。教师们在志愿服务中提高了其师德修养,对学生爱护和尊重,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也越来越尊师重道,勤学守纪,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了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教师又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团结友爱、相互尊重、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共同提高。同时,通过和外界定期的交流,学校和周边社区和公益机构通过志愿服务加深了联系,也构建了和谐良好的对外人际关系。
(五)实现了个人自我价值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生理需要是人的最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的最高需要。在学校各类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师生志愿者们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爱心,是一种超越现实利益的行为。这种甘于奉献的行为扩展了志愿者们对个人与社会的理解,推动着他们以一种更加乐观向上的态度追求进步和完美。对于踊跃参与各类服务的志愿者们,无论是对参加社区服务和帮困的学生还是对举办公益讲座、积极参与世博和外省市支教的教师来说,这不仅是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新的考验,更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
上海食品科技学校
2012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