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特色展示 > 案例共享
让中职生找到自信
2010/5/7

让中职生找到自信


中国教育报 钟伟


  中职教育在各级各类教育中还属于薄弱环节,中职生也大多背负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沉重精神压力。在传统观念中,大多数中职生在应试教育樊篱下被认定为“中考失利者”,而一些教师、家长日常在教育学生好好读书时,也有意无意地贬低职业教育,使得不少中职生在走进中职学校的第一天起就产生了自卑心理,导致自信心不足。


  以“失利者”心态走进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容易自暴自弃,而这一年龄阶段又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会学生做人、帮助学生找到自信可能比学习技能更重要,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素养的同时,更要加强职业理想、职业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闪光点、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激发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学习迁移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更有发展后劲,才能成长为适应未来社会飞速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一线工作岗位上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发挥技术革新和再创造的作用。


    【“人不能没有梦想,而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学习是很重要的,既要学习做事,更要学习做人。我一直坚持着成为一名优秀传染病护士的梦想,通过学习做人做事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不会因为挫折而一蹶不振,也不会在获得胜利时忘乎所以。因此,学弟学妹们,请把握现在,为自己的梦想好好学习吧!”——韩晶】


    “我叫韩晶,现在是北京地坛医院的团委书记、北京红丝带之家的秘书,但是还有一个称呼才是最让我引以为豪的,那就是一名工作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一线的普通护士。”日前,北京护士学校2000届毕业生韩晶回到母校,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学弟学妹展示了一个医者之“德”。


  韩晶的母亲是社区医院妇产科医生,她对医术的追求和救死扶伤的精神始终影响着韩晶,所以中考时,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韩晶在志愿栏里填写了北京护士学校的名字,义无反顾地选择将护士作为今后的职业。2000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韩晶来到了北京地坛医院,如愿以偿地成了一名白衣天使。


  工作伊始,韩晶的热情就被浇上了一盆“冷水”。原来,地坛医院是一家传染病专科医院,韩晶的综合医院实习经验暂无用武之地,反而开始了为期1个月的实习期:区分清洁、污染、半污染区,练习穿着隔离衣、带着手套全副武装地给病人采血,学着如何与肝火旺盛的肝病患者打交道……


  这时的韩晶就像没有航标的小船,在大海中漫无目的地漂浮,但是带教教师的话又让她坚定了扎根下来的决心:“护士工作虽然看似普通,但是你绝对不可以把它当作普通的工作来做,任何时候都要谨慎,因为你护理的不仅是一个人、一条生命,还是一个家庭。”


  明白了护理工作的真正意义后,韩晶开始加倍努力学习和工作,每次走进病区之前,她都给自己打气加油:“韩晶,病人需要你!加油!”每到交接班时她都会去看看病人,告诉他们:“您好,今天是我值班,如果有什么不舒服请告诉我!”


  2003年春天,“非典”病魔肆虐华夏大地,韩晶和同事们穿起防护服第一批进入“非典”病房。由于外语好,领导让韩晶护理一位芬兰病人,在异国得病的病人情绪非常不好,连饭都不肯吃,韩晶就陪他聊天,用温暖的话语开导他,并给他端去牛奶和水果。由于病情的恶化,病人没有力气吃饭,韩晶就亲自喂他。病人身材高大,平时翻身困难,韩晶又不顾近距离接触努力帮他翻身。“说实话,当时听着他比别的病人更粗的气喘声在面前这么近,我有点害怕,但是作为一名护士,这时怎么能不管病人呢?”韩晶说,做事先做人,“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是一名白衣天使应该肩负的责任。


  就这样,从抗击“非典”到防控手足口病,从预防禽流感到抗击甲型H1N1流感,韩晶一路艰辛又无悔地走来。其间,她的一些同学劝她:“调到三甲医院吧,别在传染病医院干了,多危险呀!”甚至连亲戚也帮她联系好了某部属医院。面对更好的工作条件和待遇,韩晶最终还是选择了坚守,她说:“人的追求不同,对幸福的理解也不同,同学、朋友发达了我高兴,我在传染病专科医院工作,同样也苦中有乐。”


  正是源于这样的信念,2000年参加工作时,韩晶就申请做了防治艾滋病志愿者,接触了很多艾滋病感染者和他们的家人,被他们的心酸经历深深打动,韩晶渐渐地把艾滋病防控工作当成了自己的事业,连她的爱人也成为防治艾滋病志愿者。


  韩晶曾赴英国、日本、香港等地学习深造,到外地讲学,传播艾滋病防控知识,消除人们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由于业余时间要组织病人教育、培训志愿者、开展科研教学,她几乎没有休息日、节假日。有人问:“韩晶,你自己忙活半天,花了时间、精力、财物、感情不说,还搭上了家里人,值吗?”韩晶坚定地回答:“我得到的更多,我赢得了患者、志愿者的尊敬、爱戴、信任,他们都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