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拒让门”说起
——社会热点事件引发的教育契机
民航上海中等专业学校 徐岚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我是黄虹班主任工作室的学员——徐岚,来自于民航上海中等专业学校,担任空中乘务专业班主任。
思考今天论坛的主题,我问自己,孩子们在16岁的时候遇到了我,我要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做点什么,才能让他们褪去对“空乘”这个职业靓丽外表的迷恋,培养起诚实守信、珍视生命、敬业爱岗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完成准职业人的转变,成为行业发展的合格人才。
偶遇“拒让门”
我了解我的学生,很多时候,他们心里赞同老师的想法,但并不喜欢我们说教的方式。我们习惯讲的“必须!马上!不允许!不可以”,这些对他们来说,其实是一种攻击,只会让他们厌烦和抵触,有效的“导航”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健康地成长,但这需要我们与他们同视角寻找契机。
2011年8月13日,多哈至浦东的QR888航班报告油量不足,申请优先着陆、备降虹桥机场。在管制员7分钟内6次发出避让指令的情况下,正在建立航道的HO1112航班也称油量紧张,拒绝避让。
这是一起业内从未发生过的重大突发事件,当我偶然从新闻频道里听到这个事件时,在感到震惊之余,也看到了这起“拒让门”事件背后所暴露出来的职业道德问题,这是一个悲剧,但也提供了一个新鲜的、实实在在的教育题材。我强烈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绝佳切入口。
激起千层浪
我清楚地记得,同学们在看了这起拒让门的新闻回放后,议论纷纷,但孩子们只是像看电影一样看完这场闹剧,他们并没有特别地在意,因为飞行员、航油、抢道、空管,对他们来说太遥远了。为了引起他们的关注,把探究引向深入,我设置了一些问题,鼓励学生们分组追查事件的真相:查找资料;走上街头随机采访路人;走访相关行业知情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很忙碌,采访、摄像、剪辑、写报告……随着事件的不断明晰,成本、经济利益、航空资源短缺、备用油等大量的专业信息也进入了他们的头脑。
在民航局的处罚意见向社会公布之后,同学们结合前期调查,提出了无法理解的问题:航班紧急呼叫的前提是什么?两家航空公司都谎报了油量,民航局只对一家航空公司进行严厉的处罚,这公平吗?
当孩子们提出这些问题时,我心里是非常乐观的,这正是“拒让门”事件提供的最有价值的线索,也是我要学生接近的问题核心。为解决这些疑惑,在我的帮助下,他们拜访了相关管理部门,也敲开了东航机务专家陈学峰老师的办公室。
拨开云雾现彩虹
当同学们带着各自的收获满意而归时,我们召开了一次“目标在那儿,路在那儿”的主题班会。同学们在班会课上的发言令我印象深刻,他们的结论是:“拒让门”事件的发生完全是因为漠视职业道德、缺乏诚信的结果。服从空管指令是第一职业道德,否则就是漠视生命,世上还有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吗?还有同学说行政处罚仅仅是警示,光靠制度是不行的,还要靠人的自觉自律。我追问:未来高素质的民航人在哪里?同学们都心领神会地笑了,原来“拒让门”并非和我们无关。那天最后发言的同学都有点着急了:“大家把该说的话都说完了,我只能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以后我们不能在网上瞎起哄!”大家都笑了,给了他真诚的掌声。
收获总在劳作后
现在回想起来,这种探寻和归纳的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拒让门”事件背后暴露出来的职业道德意识的淡漠和职业道德底线的缺失,恰恰也是同学们成长的软肋,孩子们要养成良好的职业状态,需要这样的培养和积淀。在那以后,同学们开始有意识地去关注新闻,主动挖掘和探究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比如:从《客舱里一份盒饭引起的冲突》中,同学们理解了制度规范与服务意识的关系;从《飞行日志》中,同学们明白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性……这种通过对行业问题背后的职业道德探究,我们做了很多,对职业道德内涵的体验,也无声地传递给了他们……
收获总在劳作后。每经过一次这样的热点探究,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就或深或浅地渗入他们的脑海,或多或少地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因为有了这些积淀,我的学生才会在空中连续飞行了十多个小时以后还能拥有温暖的微笑;因为有了这些积淀,我的学生才能从上万名的志愿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世博礼仪人员电视选拔赛的冠军,成为世博会开闭幕式国旗的护旗手,并承担世博期间外国元首的礼仪服务;也因为有了这些积淀,我的学生才能穿起军装,承担重任,成长为国家领导人员专机组的乘务长。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敏锐地捕捉社会热点,利用行业资源,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一条可行之路,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历程中,我会坚持着走下去,让我的更多的孩子努力成为职业道德的自律自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