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之美,沁人心脾
——记我校首届中华诵·中国汉字听写大赛活动圆满结束
上船技校 吴小毛
书写规范汉字,传承民族文化。2015年4月24日,上海船厂技工学校举行了首届“中华诵·中国汉字听写大赛”活动。在学校领导的全力支持和班主任的配合下,学校团总支联合学生宣传组共同策划并成功举行了本次活动。
为让本次活动高质量地贴近学生、符合校情,特成立了由孟丹副校长为顾问、席德华副校长为秘书,团总支书记吴小毛和学生宣传组组长郭盈莹为策划和执行人的“中华诵•中国汉字听写大赛组委会”,委员会聘请党支部书记钱春光,副校长孟丹、席德华,学生科科长毛海杰,教务科科长沈辉和团总支副书记薛冰川为总决赛裁判,聘请孙亮老师和杨钰婷同学做宣传和后勤保障工作负责人,聘请王棪老师为总决赛主考官。比赛以团队形式进行,考题由委员会根据学校的专业和学生的实际拟出,总决赛试题由钱春光书记、孟丹和席德华副校长、郭盈莹老师各自独立拟出。
一个主题
活动以“书写规范汉字,传承民族文化”为主题。汉字是上古时期世界上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表意文字,是当今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是我们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最灿烂的瑰宝之一。在汉字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里,蕴藏着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崇高强大的民族意识和自强不息的创造智慧。
但汉字又是世界上最难书写的文字。独特的方块字形需要不断记忆,反复练习才能形成书写能力,在汉字书写个过程中享受文字蕴含的文化带来的快感和自豪感。现在,越来越多地人依靠键盘等输入工具书写,减少了手写汉字的机会,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逐渐下降。如果未来几代人汉字书写能力持续普遍下降,这项民族的文明和文化魅力将慢慢消逝。
而在技工学校,学生离开了初中的升学教育,感觉像是“逃离”了文化课的学习,轻视文化课,特别是语文课的学习,相对偏爱动手性强的技能操作。不论他们以往的基础如何,在学校的学生阶段,学校和老师都有义务让学生写好字,读好书。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并将其作为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国家语言实力,提高国民语言能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是语言文字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两个目的
汉字听写大赛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活动,除了让唤醒同学们和老师对文字的重视、书写规范的汉字、传承中国的民族的优秀文化外,还希望让学生在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下,自主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让更多的学生组织和参与到活动中去,以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收货成绩、收获快乐,享受青春的魅力时光。
三套教材
为了把比赛落到实处,为全校各班级的初赛提供参考性素材,大赛组委会特组织编撰开发了《中华诵·趣味汉字》、《中华诵·中华典故常识》和《中华诵·读写常用字》三套校本教材。教材将自身的工具性和学习性融为一体,不再追求一味的参考阅读,而是提供了参考性的学习文字、了解典故、查阅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养成强烈的学习欲望去自主学习。如《中华诵·趣味汉字》除了介绍中国汉字的演变历史外,还在书本中设计了“给字一片区域,给我一个深知”模块,让学生从历史、绘画、声音、意义和应用等角度学习、积累新知。《中华诵·读写常用字》则提供了常见的600词、3000字和108字多音举例,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田字格用来做书写练习勇。《中华诵·中华典故常识》收集了119各中华经典的典故词语,提供空白区域配彩图,让学生自行填写补充、学习。
此外,组委会还所有班级购买了《新华大字典》、毛笔练习水写布,发放了6份校本教材,提供部门儒家经典著作和名著供学生借阅学习,做到让本次活动受益所有学生。
这三套教材对学生比赛的晋级还提供了捷径:根据选拔赛和半决赛的比赛办法,比赛未晋级选手可以通过完成这三套教材相应量的空白内容,经组委会审阅同意后可以直接进入到下一轮的比赛。如1406班三名选手在选拔赛被淘汰后,他们不甘落后,认真地完成了教材内容,进入半决赛并晋级总决赛,最终获得亚军的好成绩。
四个阶段
本次大赛分4阶段进行:
班级初赛:4月6日~4月22日
校预选赛:4月24日
校半决赛:5月5日
总决赛:5月14日
班级初赛:自4月2日比赛通知及活动方案发出后,全校学生便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一档与央视接轨的高大上活动在校园里开展了。”他们在班级积极组织初赛,以符合班级实际的形式在班级上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多版本“汉字听写大赛”,在快乐的活动中玩转熟悉的中国汉字。4月10日,1306班组织了以“正确书写汉字,提高文化素养”主题的汉字听写大赛初赛;4月21日,1302班和1311班组织了班级初赛,并向组委会提交了初赛所有材料,最终也是这两个班级获得了“优秀组织班级”称号。
校预选赛:4月24日上午,本次大赛启动仪式在操场正式开始,副校长孟丹女士致辞,副校长席德华宣布大赛正式启动,全校同学、班主任和来访学校的人士参加了会议。启动仪式上,学校舞狮队倾情献演,灵动的两头狮子让汉文字更显尊贵;飘逸的一副对联让红狮更具有象征意义。仪式上,同学们有序地以班级为单位组成互不影响的观摩队,眼神中,狮子蹦、跳、抬,交互过招,脑海中,汉字结构点、横、竖、撇、捺,变化无穷的招式衍生丰富的文字内容。
中午,上海船厂技工学校首届汉字听写大赛在111教室举行,全校共22个班级66名学生参加了选拔赛。比赛过程中,大家严肃对待,毫无嬉戏之态。赛后,共有10个班级获入半决赛资格,落选班级不甘示弱,竭力完成复活材料,坚持挺入下轮竞赛。
校半决赛:时隔十日,半决赛日来临。入围选手十日苦修汉字功夫,信心满满与他人同台切磋。半决赛沿用了选拔赛“听写”的比赛形式,以更高要求的书写规则、规范程度来遴选总决赛选手。半决赛取5队进入总决赛。
5月7日,学校公认的书法造诣很深的邱惠明老师作“汉字的演变及毛笔书法培训”的主题讲座,吸引众多同学挤占会场听教。在讲完汉字的演变及毛笔书法要领理论后,邱老师更是一展身手,楷书与草书并行,汉字流动的美顿时显现!随后,便手把手地教学生练习训练。在这个课堂上,大部分同学第一次接触毛笔字的书写,而这将成为总决赛指定的比赛形式!
总决赛:5月14日,总决赛会场已经布置完毕,选手区、答题区、观众席、裁判席也悉数划分。在一段大赛的VCR后,席德华副校长作了讲话,强调了汉字在学生成长中、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不可或缺,寄希望于同学及老师们,写好汉字,培育民族情感;学好汉字,做文明传承人。五个代表每次每人队轮流进入答题区用毛笔写字,由来自校行政、学生管理、教务管理、团组织管理的领导作为裁判来认定书写的规范性与否。在经过激烈的6轮比赛后,最终角逐出最后的坚持者。最后,领导现场为选手颁奖合影,并发表讲话。
多方支持
为了让本次活动真正意义上受益于每位学生,组织者在工作中不断转变思路,提高新水平。在总决赛当日,孟丹和席德华副校长、毛海杰和沈辉科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以评委的身份全程陪伴了学生近80分钟的总决赛,校长王碧矞和党支部书记钱春光当日因会议没能莅临比赛现场,但仍提前找到了组织者并带来了祝福语。学校领导的现身和关心为本次比赛增色不少!
本次活动还得到了班主任的积极支持。正是在班主任的宣传、组织和调动下,班级学生才会踊跃地参与其中,享受其中的乐趣。由于学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省市,所以这次比赛又被形象地称为“校级的全国大赛”,最后,还得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陈伟东老师指导的舞狮队的献舞,发挥校园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激发了校园生命力。
学校老师郭盈莹和学生杨钰婷的全程跟踪服务,让大赛从开始之日起的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地在进行。
比赛虽结束了,希望在同学们心目中激起的那抹涟漪飘荡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