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特色展示 > 行为规范示范校建设
新桥职校:一词一句满是诗意,一思一虑皆为师情
2013/6/2
新桥职校:一词一句满是诗意,一思一虑皆为师情

——记陈秀云老师区级语文教学公开课

 

     她喜欢诗歌,尤其是现代诗;她喜欢诵读,她非常希望能和同学们一起走近现代诗歌,一起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音乐之美、建筑之美,和他们一起积累朗诵的知识,一起提高朗诵水平;她想播下一颗颗热爱诗歌的种子,她想通过自己的课堂,锻炼和提升学生品读、感受、想象、感悟诗歌的能力。可是怎样指导学生理解、感受、欣赏诗歌这种极为精致的艺术,让学生真正获得阅读感受,体会诗歌之大美,不辜负那一首首凝聚作者灵魂感受与精致表达的精品,她一直很困惑,甚至有些惴惴。她就是我校语文备课组长陈秀云老师。为了探讨现代诗歌的有效教学模式,她决定迎难而上。5月15日上午,陈秀云老师开展《悼念一棵枫树》教学公开课,与语文同仁们共同探讨、交流、成长。

突出特色,精心准备

     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诗歌的美,能更完全彻底地体现诗歌教学与文章教学的本质区别,陈老师上网查阅了一些关于诗歌教学的论文,对这些论文内容进行反复梳理、斟酌、比较,加上自己诗歌阅读中的体验和思考,力求能够取其精华,彰其精要,厘清诗歌教学的主要环节和方法。陈老师也查阅自己参加语文教师培训时的笔记,仔细研读了导师关于文学作品阅读的主要方法指点,即激活学生自我的想象、在朗诵节奏变化中感受美。另外陈老师还查阅、参考了几个教师的教案,揣摩不同教案的外在处理与本质联系,进一步形成了诗歌教学清晰、明确的认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最后确定了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围绕反复诵读、描述画面、探寻枫树丰富的象征意义为主要内容的教学环节。

     文科组的全体老师一起参与磨课。文科组内的老师一起听了试讲课,组内老师分别就这堂课的教学导入、课堂氛围渲染、多媒体呈现、文革相关背景搜集处理、板书设计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陈老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课前,陈老师指导学生搜集相关材料,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做好准备。在正式授课前,分配每个小组任务,或搜集枫树的文图资料,或查找文革时期相关材料,或查找人们对文革的评价。每个小组都能较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利用课堂时间请各组代表分享交流,使全体学生对诗歌教学做好了准备,这样既培养了学生阅读的习惯也加强了学生筛选利用资源的能力。

热烈研讨,有益探索

     在评课环节,听课教师对诗歌教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城市科技学校的徐玉春老师肯定了教师多次引用诗人的原话对学生理解诗歌的重要作用,也对诗歌象征意义探究环节的指导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朱引芳老师在自主合作学习形式采用、允许学生发出不同声音、通过想象描述诗歌的画面等方面的认同,同时建议教师补充诗歌鉴赏方法指导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本校教务科杜振东副科长以非常清晰的逻辑思路,来谈他对这首诗的教学建议,他建议背景资料的选用要适度,在讨论枫树的象征意义时可发散思维。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的沈爱池和周建秋老师建议诗歌要做实、做透诵读这一环节,通过个人读、分组读、全体读、教师读、学生读等不同的诵读形式,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感受、体悟,得到熏陶与教益。

且行且思,不断进步

     在聆听了各位老师的精心评课之后,陈老师也对自己的诗歌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首先,诗歌的诵读指导不是一日之功,任何诵读指导的技巧都只是表象,而学生对诗歌情意的理解才是关键。不应因教材现代诗歌选文较少,就忽视对学生日常诗歌诵读的指导,反倒应该在日常教学中适当增加诗文诵读指导,以帮助学生养成描述画面、反复诵读、根据关键词句畅谈对诗人倾诉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诗歌情感的深刻体悟,并将之形成习惯和能力,这样在公开课教学中就更容易开展课堂的交流和对话活动。其次,背景材料介绍多少,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而定。如果背景易于理解,可以不布置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反之,课前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还是很必要的,关键是在讨论环节教师怎样灵活机智地指导学生拓宽思路,多角度思考。

 

     本次公开课活动文科组全体教师全程参与,共同思考、探索、实践、反思,每位教师都有很大的收获。尤其是陈老师受益颇多,她不仅深入地思考诗歌教学,通过自己的实践积累了诗歌教学的经验,更坚定了她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适度增加诗歌教学内容,不断指导学生强化对诗歌感受、交流能力的决心,她希望能引导学生走近诗人的心灵世界,带领学生去畅游诗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