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科技:问巅星光的秘诀
——记我校“星光计划”一等奖获奖选手舒辉、田杨
舒辉,数控部数控技术与应用专业61041班学生,2013年代表学校荣获上海市第五届“星光计划”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数控车加工(个人全能)项目一等奖。田扬,数控部数控技术与应用专业61041班学生,2013年代表学校荣获上海市第五届“星光计划”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加工中心(个人全能)项目一等奖。
思考的人最有力量
舒辉,见面伊始你会简单地以为他只是一个样貌清秀的普通男生而已。但相处日久你会发现在他身上具有普通职校生欠缺的某种素质,那便是善于思考。
聪明的舒辉属于专业老师一点就通因而最先教会的那种学生。这样的学生在班级里也不乏其人,但舒辉与他们不同。当其他聪明的同学已经完成操作任务便无所事事地发呆闲聊时,舒辉仍然守在机床旁苦苦思索:刚才我的操作犯了一个小错误,虽然没有造成操作失误,但如何在下次操作中避免这个问题呢?我操作速度很快,但精度似乎还不达标,怎样保证速度的同时也保证质量呢?程序的编制过程是唯一的吗?如果不唯一,能否优化编程过程呢?……于是,在舒辉学习数控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他的学习曲线遵循着“实践—思考—再实践—再思考”这一清晰可辨的轨迹。
这条看似朴素的轨迹指引着他,加之一天8小时以上勤奋刻苦地站在机床边训练与指导老师黄骅倾注大量心血的悉心教导,在他二年级冲刺国赛失利铩羽而归之后,潜心修炼备战一年的他悄然出现在今年上海市星光大赛的舞台。这一次的战斗同样充满悬念。环顾四周,他看到不少去年晋级国赛的对手。面对变化的赛题和高超的对手,他顶住巨大压力,运用智慧运用思考的力量大胆重新设定参数并小心翼翼操作,战胜少带一把关键刀具的困难,硬是用一把切铝的刀车削出一个完美的钢质工件!结果,正是这件“将错就错”做出的工件赢得评委一致赞赏,为舒辉戴上了大赛金奖的桂冠。
大赛归来,舒辉入选上海队,实现了他参加国赛、为校争光的夙愿。我们相信,前路虽然漫长不可预测,但拥有“思考”这双隐形翅膀的人一定会飞得更高更远!
“笨小孩”赢得大未来
田杨,认识他的人,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都会由衷地感叹:“田杨,那真是个老实敦厚的孩子啊!”别的孩子会偷懒,他不会;别的孩子会用巧,他不会;别的孩子会走捷径,他也不会。在一般人眼里,他,其实是有一点“笨”的。然而,这个“笨小孩”却一次又一次地为我们创造奇迹:一千多道理论考题他总是第一个背好,而且测试成绩也永远是最高分;变化多端的AUTOCAD机械制图,他的作业总能让最挑剔的眼光也心服口服;复杂的工件他虽不是第一个做好,却总是完成质量最高的那一个;编程很难学,很多聪明的学生也望而生畏,他却孜孜以求,学得有模有样;今年的星光大赛,他又凭借一枚高精度高准确度的漂亮工件一举问鼎一等奖……
这一切似乎印证了那句老话“老天偏爱笨小孩”,但故事的真相却是:田杨,他总是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知不足而后学之,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成为支撑田杨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坚固基石。
从接触数控专业的第一天,田杨就敏感地预见到数学在数控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从小数学就薄弱的他开始了自己“知不足而后学之”的艰难旅程。课后,数学老师的办公桌旁总能见到他好问的身影。数学老师的QQ上、短信里总能收到他发来的问题。就这样他凭借这股“钻”劲攻下了数学这一关,为自己接下来的数控专业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考工的一千多道理论题是横亘在每位考生面前的“拦路虎”。田杨知道自己记性不好,他下定决心就一个字“背”。于是在放学后的教室里、晚自修的时光中、熄灯后的寝室里多了一个口中时时念念有词的同学。他深知自己的不足,便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在别人休息玩耍时刻苦地背着记着。最终,优秀的成绩成为他勤奋的最佳注脚。
最开始学习数控编程的日子对田杨简直好似噩梦一般。看到别的同学都掌握了编程语言,能编出基础程序了,而自己还没开窍,他不禁万分焦急。他说服父母,购买了笔记本电脑,安装数控仿真软件,他再次开启“知不足而后学之”的跋涉之旅。白天他不依不饶“缠”住老师问个不休,晚自修他打开电脑一遍又一遍地编制程序,即使旁边的同学在观看的影片也不会令他有丝毫分神。渐渐地,他从编程菜鸟成长为班级里的程序高手。
备战星光大赛的日子里,他发现自己的心理素质不够稳定,遇到突发情况往往会慌乱不知所措。怎么办?指导老师黄骅会针对他的弱点在训练中刻意制造一些“意外”以锻炼他的心理。他配合老师为他量身制定的训练计划,一丝不苟地刻苦训练,逐渐练就了遇事不慌能及时调整的稳定心理素质。这种沉着稳定的心理使他在星光大赛决赛中虽然遇到机床因故障急停的情况,却依然能够冷静处理,最终支撑他坚持到比赛最后时刻并一举夺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