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特色展示 > 行为规范示范校建设
大众工业:王文强从星光学生到高级技师的成长之路
2013/3/11
从星光学生到高级技师的成长之路

——访我校“星光”技能大赛数控车项目金牌指导教师王文强

大众工业学校

人物介绍
















































2004.9

“上海市第一届职业技能竞赛”数控车床学生组一等奖

2004.12

“第一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学生组车床优秀奖

2005.1

2004年“上海市技术能手”

2005.3

2004年“第一届上海市星光计划”个人全能二等奖

2006.9

“上海市第二届职业技能竞赛”数控车床职工组三等奖

2006.12

“第二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教师组车床优秀奖

2007.1

2006年上海市技术能手

2008.9

“上海市第三届职业技能竞赛”数控车床职工组一等奖

2008.12

“第三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教师组车床优秀奖

2009.1

2008年“上海市技术能手”

2009.1

2008年“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

2010.7

2010年“中职院校技能大赛数控车床项目”优秀指导教师

2011.1

2010年上海市教育年度新闻人物

2011.7

2011年“中职院校技能大赛数控车床项目”优秀指导教师

2011.8

“全国中职院校技能大赛”金牌教练

 星光计划,给我一个平台

2001年9月,王文强进入大众工业学校,成为了一名中职生,他选择当时紧缺专业——数控专业,刚进学校他就立志一定要在这个专业上有所作为,当同学们还在睡懒觉时,他就爬起来钻进了车间。他学的是数控,当时最难的技术是“宏程序”。为了早日掌握,他在草稿纸上反复画图、计算,废寝忘食。有一次,为了一个参数,和指导老师争论了半天,还是被否定。不甘心的他,当天花了10个小时,翻阅资料,操作机床,取得“证据”时都快天亮了。第二天,老师看着他的两个黑眼圈,竖起大拇指说“后生可畏啊”!当时大型机床实训设备不如现在那么多,轮到每个学生上手操作的机会也很少,王文强“逮”住一次机会就不放过。三年苦练,2004年,上海市劳动局组织了“上海市第一届职业技能竞赛”王文强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数控车床学生组一等奖,这一年他又得知上海市要以“星光计划”作为中职生展示技术的平台,他抓住了这次机遇,凭着出色技术“突出重围”,作为上海唯一中职生代表,破格和几名高职生一起参加全国决赛。也是那一年,年仅20岁就拿到上海市技术能手称号,并晋升数控技师。由于王文强是外地户口,他失去读高中的机会,原以为这样的梦想已经破灭,没想到通过星光计划,他得到了很快的成长,在数控专业上有很多自己的心得,他要把自己在比赛和成长中的内容和中职生们一起分享。

 

星光计划,圆我一个梦想

王文强在“星光学生”——“金牌教练”——“精品教师”的转变中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他是数控技能大赛的“得奖专业户”。不仅在校当学生时数次获奖,而且指导学生屡获殊荣,如2008年,他以教练身份参加第一届全国中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指导的两名学生分别获数控车床一等奖、二等奖,为上海市获得金牌与总分“双第一”做出很大贡献,获市领导接见、市教委表彰。

在教学方面,他担任数控实训指导及数控编程加工工艺的课程,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更是学生们心中的“强哥”。指导学生参加从初级到数控高级的技能鉴定,考证合格率远高于上海市数控项目的平均合格率,其中高级工合格率达到了81%,创下了市鉴定中心高级工考证合格率的纪录。他还指导在校学生、社会人员和在职职工参加各类比赛。经他指导的选手,无一人空手而归。嘉定区夏以群副区长称赞他是“嘉定的金牌教练”。

王文强的成长是国家重视职业教育的结果,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上我校“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办学理念。随着王文强在各类大赛中夺魁以及教学声誉的鹊起,许多大企业和知名中职校都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他都一一谢绝了。王文强说“我热爱技能教学工作,我对培养自己的母校有着太深的感情。”

星光计划  展望灿烂前程

回首过去,王文强愈发觉得当初选择的人生道路很正确。当然,时代在发展,王文强也在不断超越自己。

他说:只有提升自己让自己具备一定的能力,才能获得更多机会,才能为实现梦想储蓄更多的资本。否则,如果只一味奢谈梦想而不去提升自我,那无异于缘木求鱼,舍本逐末,更不用谈自身的增强。总之,如果想要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我们就一定要掌握提高办事能力的方法,因为只有我们自身变得强大,才有足够的资本去吸引成功的青睐,也才有可能吸引来你想要的一切。不断迎接挑战的王文强确实做到了超越自己。2005年从学校毕业后,王文强为了弥补当年放弃高中的遗憾,利用业余时间考出上海电视大学机械加工专业的大专文凭。2008年,一向拼劲十足的他又考出同专业本科文凭。“一路走来,基本挤着时间用,虽然很累,但很充实,我喜欢这种忙碌的状态。”

在王文强心里,还有很多梦想未实现:“我培养的学生,哪天能够参与大飞机或者航天器的制造?如今高水平的技术工人还非常少,安心做他们老师的年轻人更少,哪天能出现一支年轻化的技工团队?

结束语:

老师们、同学们:学习、生活需要发现,需要创新,需要美丽的幻想,愿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用聪明的头脑、智慧的眼晴、灵巧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愿我们的“星光计划大赛”、有着我和你绽放的笑脸!

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

                                                                数控部

 2013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