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特色展示 > 行为规范示范校建设
大众工业:到海岛体验当兵,最难忘军旅洗礼
2013/9/30
到海岛体验当兵,最难忘军旅洗礼

——记我校张月同学在上海市“走进边防线”国防教育活动中

获优秀营员荣誉称号

     近日,在上海市“走进边防线”国防教育活动表彰大会上传来喜讯,我校1201班张月同学凭借优异的成绩荣获“优秀营员”称号,我校荣获“走进边防线”青少年国防教育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7月6日、7日两天,张月、杨罗林、高雷三位同学组成大众工业学校代表队,冒着酷暑,进行为期两天的“准军事化PK”,其中包括勇者闯关,运用跑、爬、钻、滚、攀、跨等技能,征服前方一道道障碍……以及争渡险桥、手榴弹投准、模拟实弹射击、步调一致、打背包、国防知识竞赛共7项测试内容和才艺展示、野营野炊、紧急集合、搭建帐篷等考察项目,最终以考查项目和测试项目得分的综合成绩排名,决出“50强”。 经过严格的“准军事化”比拼中,7月7日“飞和杯·走近边防线”活动总决选比赛落幕,张月同学凭借自己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位列“50强”,获得前往东海前哨——花鸟岛实地踏访,获得与守岛官兵一起站哨、巡逻、座谈交流的机会。

 

军人靠的就是意志

     8月1日建军节这一天,张月穿上和现役军人一样的07式作训服,唱着军歌出征时,刚开始,她对“军人”的概念也还停留于表面。

实地踏访期间的亲眼所见,让大家真正认识了何为“军人”。无需过多言语,守岛官兵们的日常训练课目展示深深定格在营员们的脑海中:充满污物和异味的“意志训练”池边,10余名士兵随着一声令下,毫不犹豫地跳入池中,举起沉重的原木和弹药箱、匍匐前进、捉对格斗,每一个动作都整齐划一、一丝不苟,哪怕肮脏的池水浸满全身、顺着嘴角、鼻孔、耳朵淌出,不皱一下眉头,“忠于祖国”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这就是大家眼中“最震撼”的一幕。

     在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的时候,张月却没能把眼泪“逼回去”,当场哭到哽咽:“心疼……感动……”直到情绪平复,她告诉记者,她的舅舅也是一名军人,“他以前总说‘军人靠的就是意志’,现在我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了。”

 

体验军人的生活,痛并快乐着

     每天听着军号起床、吃饭、睡觉,纪律严明、令行禁止;日复一日守卫着海岛,烈日炎炎下训练、生产毫不懈怠,连普通人眼中“轻松一刻”的看《新闻联播》,也是纹丝不动、目不斜视的“架势”……真正的军人,让营员们懂得:穿上军装、唱响军歌,还远远不够。

     他们和守岛官兵们同吃、同住、同作息,还一起完成站岗、巡逻等任务。在东海前哨实地踏访的特殊经历,也让张月同学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当熄灯号吹响,营地隐入暗夜,营员们便开始四人一组、每组半小时的站岗体验。短短30分钟,考验着军容军姿,更考验着意志品质。挺直腰板、保持跨立、目不斜视、任由蚊虫叮咬也要忍住不动。

     走进地下坑道,对许多营员来说,也是战胜自身恐惧、勇于面对挑战的过程。这条上世纪60年代由海岛官兵仅靠双手和简单工具建起的坑道,地形复杂、阴暗潮湿。起初,他们排成纵队、打着手电前行,原路折返时,特意设置情境环节让营员们顿时陷入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之中。大家互相提醒,摸索着把手搭在前一个人的肩上,一个挨一个,向着坑道口的亮光,继续前行。

 

少年强则国强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每一位参与“走近边防线”活动的营员,在告别东海前哨之际,对“国防”两字,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登上离公海最近的花鸟岛,在“千岛第一哨”前面向国旗庄严宣誓;听驻守哨所哨长讲述一家四代人守卫哨所的故事;聆听全国拥军模范叶祝芳用朴实的语言说起自己如何在没有旅馆饭店的花鸟岛开设“老兵之家”;在常年容易起雾的小岛上,沿着守岛官兵每天上上下下的斜坡陡路短暂地巡一次逻。所有这一切,都给营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一场历时1个月的校园选拔到3个月的全市选拔,再到一次为期4天3夜的实地踏访,这样的经历也许不足以改变人生,但对于张月来说,却是一次终生难忘的“洗礼”,体验守岛官兵的苦乐,从真正认识军人,到重新认识自己,再到深刻认识国防,让张月完成了青春的蜕变以及个人价值的升华。

      据悉,此次“走进边防线”活动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共青团上海市委、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民晚报社联合主办;上海市国防教育协会、上海市学校国防教育协会、东方绿舟、上海市国防教育中心承办。我校领导对该项活动高度重视,在前期进行了大力宣传与动员,进行了班级、部级和校级的知识竞赛和体能测试,并主动组织参与了东方绿舟走进边防线国防教育体验活动,希望借此项活动,大力普及学校国防教育,激发了同学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强国之志,更好关心支持国防建设。

 

学生处

2013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