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放养”孩子?
商业会计学校042065班学生家长 陈勤皓
我们知道所谓放养,就是让动物离开人类的掌握,脱离家庭养护、圈养,回归到大自然中,让它们更具有本质的生存状态。
而放养教育,就是尽量让孩子们能在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多一点的地方进行感性及理性的练习及指导。
在组织教育过程中,要有激励、有制约、有示范、有提示。
鼓励和赞赏
孩子在日常活动中,给些正面准确的鼓励,让他们的行为得到正确取向的信号,这是认识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就是认定教育。认定教育是人生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认定的好坏,会影响孩子们以后的行为取向,甚至可以决定孩子们一生的命运。教育不是一个爱字了得。比如说:小孩养小鸡,必然会养死,他不是不爱,他太爱了。但他不会爱。又像农民种庄稼,一拨保证就高了,但农民有几个肯把庄稼拔高的?如果破坏了孩子生命的状态,造成的痛苦是长久的。我们从不给孩子提出太高的要求,只是一味地鼓励、赞赏她,下一次前进一点,哪怕就那么一点也会得到我们的赞许。
制约和制止
父母对子女应该有理智、有分寸地爱。要对危险的状态进行制约,出现危险状态时,制约、制止都是必要的,孩子们年龄小自制能力差,他们需要一定的看护,甚至是保护状态都是可以的。
例如;对孩子的社交也应有正确的指导,因为孩子小,没有多强的判断能力,但是互相之间的模仿却是最厉害的。每个孩子来自的家庭不同,家庭教育也是良莠不齐,如果不加选择的交往,小孩学到的往往不是长处,而是对方的短处。如果对孩子的交往圈进行正确的指导,他自然而然地学会了交朋友,也会结交到一些好的朋友,看到的、学到的小伙伴的长处也要多一些。
模范和引导
在家庭生活中应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信任孩子,才能了解孩子,有针对性教育孩子,一味的重智轻德很可能使孩子在做人最基本的问题上栽大跟头——尚未成年便走上犯罪道路。
要叫会孩子学会感恩,许多的家长都有这样的看法:和别人说话客气点讲礼貌是必须的,在自己孩子面前讲礼貌似乎是多余的。基于此类的思维,许多家长对孩子说话习惯使用祈使句、命令句,很少顾及孩子的感受,、意见更吝于在孩子面前说“谢谢”。这表面上看是家长威严的标志,但实质上是忽略了与孩子的情感沟通,是对孩子人格的不尊重。不能因为孩子小就忽略了对他的尊重更不能因为孩子是自己的亲骨肉就省去了应有的感谢和必要的礼貌。因为孩子就是在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长大成人。试想,如果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感觉不到我们的对他的感谢,看不到我们对别人的感谢,那他又怎么知道感谢别人,感谢父母呢?让我们的孩子学会感恩又从何谈起呢?
启示和帮助
在孩子们的生活中,要不断给他们具体、有效、细节的提示,但前提是自己看法必须准确。
孩子碰到困难时自己去想,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小培养孩子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使孩子受益终身。当女儿碰到困难时,我总是鼓励她自己解决。
总之在家庭学校的正确教育下,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健康的成长,尤其是在您班主任的带领下,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发现她在很多方面都有了新的进步和提高,真的开始成长了。就不一一举例了,希望以后在各位老师的指导下,继续认真学习,和同学友好相处,做一个自尊、自信、自强的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