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比教育更重要
商业会计学校252062班学生家长 张 纪 生
我是252062班张有玮同学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与其他家长一样,都是想让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这是天下父母共同心愿。孩子能健康成长,除了学校老师的教育和自身努力外,还有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这三者缺一不可。
三者之重乃家长,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所以家长的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
先谈谈学习方面,我认为,读书学习是离不开天分和勤奋。往往有些家长忽视孩子的天分,而注重孩子的勤奋,勤奋固然重要,但缺少天分,通常讲的悟性,再勤奋也是徒劳的。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枚不胜举。有的孩子,读书很轻松,且成绩优秀;有的孩子,全年无休,东补课,西补课,效果不明显,这就是天分的作用,故而区别于此。所以,在这方面,作为家长,只有督促,不能强压,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是因人而异,因人而宜,千万不能拔苗助长。
作为家长,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这样不但没有效果,反而适得其反,甚至造成不良后果。这是做家长的要把握好的,我想,只要孩子努力了,尽力了,只要有上进心,就应感到满足,强求是不可取的。
关于家庭教育,我认为,引导比教育更重要。因为引导是在平时交流中,在不经意中完成的,不是刻意的,孩子容易接受,引导比教育更亲和,更平等,引导是事先防犯,而教育是事后补课,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要决定一个人的走向,需要一个正确的是非观、美丑观、对错观,这是重要的问题。在这方面家长就要正确引导,加强培养,要使其能正确辨别是与非,丑与美,因为社会是个大染缸,形形色色,无事不在,无处不有,要保持洁身自好,没有一个正确的是非观,美丑观,对错观是很难做到的。能够把握好这个度,我想,人的一生是不会有太大的差错的。像现在十六七岁的孩子,可以说是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一个忽视,把握不好,就要走偏,这就需要家长不但要时刻注意和观察孩子异样或异常之处,还要引导其何为美,何为丑,要正反举例,让其辨别。比如,就衣着来讲,有些以奇式怪样为美,而去效仿。又比如,有些女孩子浓妆艳抹,手上夹着香烟,嘴里讲着“流行语”,自我感觉很时尚,其实呢?……。这就要借人说事,借事引导:那些不是潇洒漂亮,只能给人一种浮躁的感觉。真正美是得体大方,人格魅力不是靠这些来显现的,尤其是女孩子,一定要端庄娴淑。
还有,在处于青春期年龄阶段,且有一些青春期萌动,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引导,让其知道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是读书求知,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广猎博采中去。据我所知,在校内,在班内,就有“谈朋友”现象。有青春萌动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定要重视这个现象,旁敲侧引,告诉她,人生中一定要处理好在什么阶段做什么事。在学习阶段,就是把书读好;到了工作阶段,就是把工作干好;等有了家庭,就要把家庭建设好、经营好。这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的,不能越俎代庖。
另外,要使自己在社会人群中得到大家的认可,就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比如说,要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以诚相见,以礼相待。这样做,从大的方面讲,是社会的和谐;从小的方面讲,能将自己融入到社会中去,才能被社会所接受。所以我常讲,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是人生中最大的悲哀。
我曾给张有玮打过这样一个比方:一棵成为栋梁的大树,就得从小树开始护理,不断的把多余的、乱七八糟的枝丫修剪掉,使其茁壮成长,方能成为参天大树,成为有用之材。人也是同理,乱七八糟的枝丫就如同人身上的缺点和错误,只有不断的改正缺点,修正错误,才能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树与人的不同之处在于:树是靠外力,而人靠自己本身,不时地修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断使自己完善,要做到这样,就要有个正确的是与非,美与丑和对与错的思维方式。
我送给张有玮的人生格言:做人要严谨谦逊,做事要勤奋认真。
以上是我粗糙肤浅的想法和做法,有不妥之处,请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