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家长学校 > 家庭教育
科技管理:邀请家长进校园,家校合力促发展
2013/10/24

邀请家长进校园,家校合力促发展


——记我校家长走进校园的一天


上海科技管理学校  钱梦炎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很容易倒塌下来……不关心家长的教育修养,任何教学和教育任务都是不可能解决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人生就读时间最长的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家校联系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增强学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为了让家长走近孩子、倾听孩子心声、促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相互理解,为了让家长关注教育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2013108日至11日,我校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家长进校园活动。让家长们有机会走进校园、走进教室,亲身经历子女在校的学习和生活。


这次笔者有幸采访到工程技术系学生家长张女士,跟随她记录了家长们走进校园的一天所见所闻。


和孩子们一起上课


课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堂课四十分钟,是老师和学生相处的最重要时光,是学生们汲取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的第一渠道。把握住这四十分钟是十分重要的。


1012日上午,家长张女士走进了课堂。一进教室,张女士就感受到了学生们的友善和礼貌,每个孩子带着微笑向她问好。


铃声响起,这是一节英语课。课堂上,学生们的精神面貌很好,听讲认真专注,与老师的互动非常积极。老师讲课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对那些学生不理解有争议的知识点会着重讨论讲解,直至没有异议,并且适时补充课外相关知识。第二节课,张女士来到了另一个教室。这是一堂政治课,这里气氛特别活跃。老师一边引导一边拓展,学生们主动思维、踊跃参与。不知不觉,学生们掌握了很多课内外的知识。


张女士说,虽然仅仅是和同学们渡过了2节课,但是这让她想起了当年,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张女士感叹,现在的学生学习条件和她们那个时候简直是天壤之别,现在学校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比以前好了太多。在家里,她要多多教育自己的孩子懂得珍惜这样的学习条件,更加努力地学习。


和孩子们一起午餐


 


午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特别是孩子们正处于成长阶段,全面和富有营养的食物,可以改善这一时期孩子的健康和体质状况。因此,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午餐吃什么、吃得好不好,自然也是家长们十分关心的问题。这一天,张女士留在教室里,真切地体验了一次校园午餐。


午餐时间到了,学生们的饭菜已经准备在了教室门口,学生们有条不紊地自己动手分发饭菜,整理碗筷。张女士感叹到,现在的孩子在家里很少做家务事。在这里让他们动动手,锻炼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劳动协作及服务于集体的精神


这个时候,各班的班主任们也走进教室,和学生们一起吃午餐。张女士觉得学校的这个安排很好。老师来到教室,这是对学生们的一种监督,能更好地避免学生挑食、浪费;同时这也是课堂以外学生与老师交流的好机会,交流的话题除了学习还有生活,更加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打开饭盒,一大荤、一小荤、一素菜,看起来干净清爽,搭配合理,味道也不错。张女士觉得她对这样的午餐很放心也很满意。


和孩子们一起感受校园


有句话说得好——环境育人更无声,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容小觑。现代社会,环境育人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午,张女士走到了校园的各个角落感受校园环境。宿舍里明亮、干净、整洁,各项安全设施非常到位;图书馆里十分安静,书籍种类丰富,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氛围;操场上的同学们跑步、打球,散发着青春的朝气……


走在校园的路上,路面上看不到一点儿垃圾,校园绿化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耳边不时传来学生向老师问好的声音。校园宣传栏里、社团的海报栏中、黑板报上、各处张贴的标语……无不显示出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向全校师生们传递着正能量。


张女士说,这样的校园环境她很满意。她认为学校确确实实为学生们的学习和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在校园度过的这一天很快就结束了。张女士告诉笔者,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天,但是她收获了很多,她真切感受到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认识了孩子的很多朋友,和老师的交流更加深入,对自己孩子的能力和兴趣爱好了解地也更加全面。这样,她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向也明确了许多,将更加关注自己的孩子。听说学校今后将长期开展家长进校园的活动,张女士很高兴,她说今后有机会她一定要再来多来,积极配合老师和学校促进孩子的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