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3月20日,我校学生在线观看了中国教育电视台推出的“春季学期系列主题公开课”第三场——由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儿童青少年教育专家杨谨主讲的《认识自我 悦纳自我》,杨老师围绕如何认识自我、落地实践方法,以及情绪管理的重要性等内容,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动而深刻的心理成长之旅。
讲座伊始,杨谨老师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同学们思考:“你如何定义自己?”“你对自己的看法来自哪里?”她指出,自我认知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核心议题,它不仅影响我们的情绪体验,也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方式和人际交往模式。
在讲解过程中,杨老师结合生动的案例,详细阐述了自我认知的形成过程。她强调,个体的自我认知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多重因素影响,但最终,我们应当学会以开放和接纳的心态来看待自己,既看到自身的优势,也能够坦然面对不足,从而建立更加稳定、积极的自我认同感。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落地实践自我认知,她向大家介绍了一些具体的方法,比如“改写消极标签”、“发现缺点背后的优势资源”,鼓励同学们从不同角度探索和理解自我,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个人成长。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杨谨老师将重点放在情绪管理上。她指出,情绪是人类内在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情绪表达和调节对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她向学生们介绍了情绪的基本概念,并详细讲解了识别、表达和调节情绪的方法。
其中,“灵活使用表达性艺术:今天情绪的颜色”和“四步骤调节情绪”作为两种重要的情绪调节策略,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杨老师解释道,面对消极情绪时,我们可以通过重新定义情境的方式,赋予其新的积极意义,以此减少负面影响。同时,通过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我们可以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改善当下的困境。这些方法为同学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帮助他们更主动、更高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此次讲座让在场的同学们受益匪浅,许多同学表示,通过学习,他们对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且掌握了实用的方法,可以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以下是室设231杨旭同学的学习感悟:
"观看杨谨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公开课《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后,我深受启发。课程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用的方法,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杨老师强调,情绪管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学会识别、表达和调节情绪。课程中提到的‘积极赋义法’和‘增加对策法’让我意识到,面对消极标签时,可以通过积极的方式重新定义自己,并采取具体行动来改善现状。这次课程不仅让我更加了解自己,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感谢杨老师的精彩讲解,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
此次“认识自我 悦纳自我”心理健康讲座,不仅帮助学生们加深了对自我的理解,也提升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情绪的能力。同学们纷纷表示,这场讲座让他们收获颇丰,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将尝试运用所学的方法,更积极地面对挑战,更自信地成长。
心理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未来,我校将继续组织类似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同学们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助力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迈步向前,拥有更加健康和积极的心态。
撰稿:李雪晖 照片:由各班心理委员提供 审核:俞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