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导读
上海教育: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 2023年上海市庆祝教师节主题活动举行
    作者:上海教育网

“立德树人,厚植幸福之本”“创新策源,夯实富强之基”“强国强教,群英铸就师魂”……9月9日,“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2023年上海市庆祝第39个教师节主题活动”在上音歌剧院举行。本次活动由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主办,通过微视频、情景讲述、沉浸式微报告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方式,以真人、真事、真情,生动展现了上海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培根铸魂的良好风貌和上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成效。

立德树人,厚植幸福之本

让每个孩子都能共享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上海百姓的心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上海教育的责任。开场微视频《心向之城》,生动展现了上海教育和上海教师在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中的担当作为。

幼有善育、优质均衡、健康第一、有教无类……活动现场,舞台上的情景讲述,折射出上海教育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的不懈努力。

舞台上,一群可爱的孩子在幼儿园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校园里的青青麦田和四季花圃,学习制定胡萝卜、生菜、土豆等植物的种植计划,不亦乐乎。这是徐汇区宛南实验幼儿园一个寻常的校园生活场景。关注与幼儿生活相关的每一个小细节,捕捉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正是幼儿园“生活教育”的鲜明特色。

这一幕也是上海深入推进“幼有善育”的生动缩影。如今,建设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多元包容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成为上海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期盼,今年,上海还全面启动了高质量幼儿园的建设,力争到2025年全市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全面提升。

为了更有力地促进教育公平,2018年起上海率先实施百所初中“强校工程”。5年来,120多所“强校工程”实验校焕然一新,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对口生源逐步回流,家长和学生对“强校工程”实验校的平均满意度超过90%。通过“强校工程”,上海市第五中学这所百年老校焕发新生机,课程变强、师资变专。市五中学的学生开心地说:“用 3D 打印,做桥梁实验,这个就是我们的创新作业。”这并不是个例。“强校工程”不仅让金山区亭新中学课程越来越丰富,而且占地面积从 17614平方米增加到 32345.81平方,增加了83.6%。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中之重位置。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上海持续近十年推动学区化集团化建设,“十四五”期间还将打造一批示范性学区集团。

体育,是生命活力之源,也是成人成才之方。上海的学校为了让学生喜欢体育,更喜欢体育课,动足了脑筋。黄浦区七色花小学虽然操场只有一个篮球场这么大,但是学校巧用场地,让孩子们能“上天入地”参加二十多项运动,一楼小小多功能厅里铺设了冰壶赛道,还安装了实时测评系统;操场围墙挂的“巨幅壁画”是孩子们的“攀岩墙”……

如今,上海许多新修建学校纷纷拿出大片场地作为学生的运动场地,探索智能交互式体育馆,可以快速切换不同的应用场景。还有的学校数字赋能,借助 AI 技术在体育测试、教学、锻炼、课后各环节为体育课提质增效,为体质健康赋能助力。

有教无类不仅是“零拒绝”、更是“高质量”,传递教育的温度。情景讲述《教育点亮梦想》,通过几个感人至深的学生成长故事,诠释了老师的育人真谛,让观众们深深感到:教师传递智慧的火种将心点亮,教育高擎时代的火把照亮更多梦想。

2002年,全盲的任铮浩考入上海师范大学英语系,成为我国首批考入普通高校的盲人大学生。“教育就是点亮我生命的一束光,让我可以无惧黑暗追逐自己的梦想。”活动现场,任铮浩讲述了上海市盲童学校如何让像他这样的孩子“从黑暗走向光明”。这所创造中国教育诸多第一的学校点亮无数视障学生的“心灯”,任铮浩是受益者,也是见证者,又成为了参与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残障人士反哺社会的一种标杆。毕业后,他回到母校上海市盲童学校担任老师,终于圆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教师梦想。

如果能与过去的自己对话,你会说些什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博士生刘铮至今仍会怀念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浓厚的科创氛围。15年前,看到新闻报道里令人揪心的地沟油事件,作为华东师大二附中首届科创班学员的刘峥说:“老师,能不能找到一个办法,快速检测出地沟油呢?我想试试看。”这是刘铮第一次从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到实践验证,是老师的鼓励、永远开放的实验室为他打开了科研之门,让他荣获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等诸多殊荣。

“人生的选择,对我来说就是初中毕业进入职校。职业学校能成就我怎样的明天?将来的我,会后悔吗?”面对八年前迷茫的自己,如今的徐澳门可以坚定地对自己说一句“不后悔!”因为,进入杨浦职业技术学校是他做过最正确的选择。在学校他接触了世界最新的车型,也为 0.001 的距离挥洒过汗水。最终,他凭借过硬的技术,登上世界技能大赛的冠军奖台。如今,他已是全国技术能手、上海市首席技师,入职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徐澳门说:“世界技能大赛只是我的起步,今天的我,要为国家的汽车工业,创造更大的光荣。”

2000年,许峰源等6名贫困生考入华东理工大学。靠国家奖学金、助学金,他们完成从本科、硕士再到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在学校实验室,许峰源和同学们爱上科研,也立下了开发民族品牌,实现实验材料“进口替代”的志向。在学校和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的支持下,许峰源和同伴们自主创业的企业诞生了。创业过程异常艰辛,是老师的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渡过了难关。许峰源迄今难忘,老师抵押自家房产帮他们从银行获得的第一笔贷款。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许峰源等人创办的企业已创建6个自主品牌,成功服务5万家客户,并上市成为国内“科学服务第一股”。

创新策源,夯实富强之基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强国建设”的新蓝图,也将教育的战略地位提升到空前高度。作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先行之地的上海,始终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最高追求。无论是“从0到1”,攻克“卡脖子”问题的基础理论探索;还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领域的科研攻关项目,上海教育一直在努力奔跑。

活动现场,“中国之‘基’”“海洋之梦”“‘智’创未来”“上大‘芯’路”四个沉浸式微报告,深刻诠释了“共筑强国梦”的主题。

“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而数学就是这基础研究的基础。”在活动现场,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雷震教授在“强国之‘基’”的微报告中如是说。面对“时代之需”,复旦大学不断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复旦数学人不断开拓“从0到1的探索”,连续三年获得“科学探索奖”。应用数学团队正朝着构建“千脑时代”的目标前行。以基础学科的“深蹲助跑”,实现强国建设的“起飞跳跃”,复旦数学人正在“加速奔跑”,全力追梦。

什么是“海洋逐梦”?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谭家华教授在现场用“海洋之梦”的微报告深情讲述。20多年前,我国的年疏浚量仅3亿立方米,大型绞吸挖泥船国内无设计、无建造、无配套,技术被欧洲、日本公司垄断。20多年来,上海交通大学与使用、建造、配套单位合作,成功设计建造一批大型绞吸挖泥船,实现了我国大型绞吸挖泥船的历史性跨越,创造出诸多“中国第一”“世界一流”。海上大型绞吸挖泥船的自主研制与产业化项目还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国有召,我必应!”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教育强国,同济何为?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在现场用“‘智’创未来”的微报告作出回答,即让人工智能全面赋能。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正在全力打造新的“国之重器”。同时,同济大学正在用人工智能为生命健康、深海探测、九天揽月等领域插上腾飞的翅膀。赋能传统工科转型升级;牵引基础学科理论研究;探索智能时代社会治理;打造四链融合全新生态;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实现智慧校园新形态……

“一百年来,上海大学这座红色学府始终与城市同呼吸、与国家同命运、与时代同进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浪潮中,高举教育兴国、教育强国的旗帜,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上大‘芯’路”的微报告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的话掷地有声。芯片虽小,却是“国之重器”。面向国家和上海市集成电路重大战略需求及产业布局,上海大学积极推动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变革,打造微电子新高地。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国家急需高端人才,学校深化实施科教融合,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正成为上海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赋能点。上海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停探索,聚力培养一流人才,锻造一流师资,产出一流成果,做出一流贡献,以创新策源夯实富强之基。

强国强教,群英铸就师魂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上海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本市教育系统加快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进一步弘扬高尚师德,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积极投身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新征程,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

活动现场,《致敬!教育功臣》的音诗画朗诵,让大家身临其境,感受到新一届“上海市教育功臣”们的榜样力量。在这些教育功臣中,有享誉世界、创新成果斐然、培养出一批批学科中坚的大师,也有在各教育领域大胆创新、开拓实践的教育工作者……“上海市教育功臣”是市委、市政府设立的对上海教育工作者进行表彰的最高荣誉。2003年起每5年评选一次。

第五届“上海市教育功臣”获得者上台接受表彰并带领新教师代表,完成庄严而神圣的教师宣誓仪式。这感人的一幕,是师道传承,更是师者们忠诚人民教育事业、为民族复兴广育英才的由衷心声。活动中,还为2023年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和新一批“上海市特级教师”代表颁发证书。

“这是一个新时代,中国正在强起来。这是我们的时代,谁都有机会出彩……”一个多小时主题活动,在《强国一代有我在》的嘹亮歌声中圆满落幕。

诸多教师在现场观摩后感言,更加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中肩负的光荣使命与重大责任,一定要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固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与抱负,努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

本次主题活动,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静教院附校、上海春天少年合唱团等单位的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等积极参与,展现了上海教育系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