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转悠扬的青浦田山歌在上海工商信息学校报告厅响起,11月2日下午,100多名工商学子在田山歌中,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
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艺术课,课堂上来自青浦的陈伟琼老师,将非遗项目与音乐学科教学结合,介绍青浦田山歌的起源与发展,以讲、演、唱的方式,让同学们了解家乡的非遗文化。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堂课不仅好听而且有趣”“没想到一首山歌背后竟有这么多故事”...
作为江南稻作文化的结晶,青浦田山歌是江南地区颇具特色的民歌形式,距今已经有三千二百多年的历史,2008年,以民间文学类别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融入学校教育,让非遗文化“活”起来?上海工商信息学校在艺术项目课程建设上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开展“‘活化’非遗文化探寻‘青藤’”艺韵”艺术项目课程建设,厚植“青藤”精神,充分挖掘区域特点,把江南文化的传承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以及课外实践中。
田山歌非遗文化走进课堂,学生们在学一学、演一演、唱一唱中,激发了对青浦深厚历史人文底蕴的自豪之情,打牢精神印记,也为传承续薪火,让非遗真正的“活”起来、传下去、走得更远。
附:学生感想
在如今的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对青浦田山歌这项非遗文化是知之甚少的。通过此次培训,了解到田山歌是由悠久的稻作文化所孕育而成的。
1953年9月,青浦县的10位农民组成的田山歌队,在北京参加了“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他们因演唱的青浦田山歌代表作“邀卖山歌”《五姑娘》而荣获“优秀演出奖”,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还受到了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的。从此,青浦田山歌成为上海田山歌特有的名称而闻名全国。它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旋律,融进了当地乡民的血液之中,成为了青浦当地的重要部分,一首首田歌,便是一个个时代的见证。视频中,田山歌传承人张永联在田间欢快地唱着田山歌,他说“我年轻的时候,从春耕到秋收,田间都是山歌声,东村在唱西村也在唱,村庄田野像在田歌的海洋里。”张永联说到田山歌,眼睛闪着光。如今,年轻人不再务农,田山歌也从田头走进社区和校园,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青浦人,了解到了田山歌的历史与辉煌,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22中高机修2 沈佳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