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导读
专家对话: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谋求质变
2011/5/19

专家对话: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谋求质变


光明日报 靳晓燕








  “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特色,已不单单成为停留在文件上,也落实在行动上。日前在上海召开的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就很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理念。


  如果单看参会的若干名单,你可能不大确信这是一次有关教育的会议。


  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地级市人民政府、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部分委员、行业组织、企业和研究机构……“行政人员和教研人员相结合、宏观决策人员和一线教学人员相结合、产业界和教育界相结合”教育中职成司司长 用这样的三个结合阐述这次会议的特点。


  对接,是会议中使用频率颇高的词汇,它也表达了中职教育谋求质变的途径。


  会议期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薛明扬、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任豪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章建纯表达了各自的见解。


  对接,共同关心的话题


  记者:在今天,当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成为社会迫切需要之时,也是职业教育变革的契机。比如,努力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等等。


  薛明扬(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本世纪的前10年,上海中等职业教育上从“做大、做强”进入“做强、做精”的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随着学校内涵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上海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多样化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上海的中职校普遍成立了行业和企业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研究和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保证了专业教学的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任豪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物流人才紧缺是制约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中、高级技术职称比例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物流从业人员的年龄和知识结构明显老化,如何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培养出符合社会各行各业需要的各种类型的物流人才,已成为进入新世纪后教育主管部门、行业、企业和院校共同关心的问题。


  近些年来,在教育部的重视下,我国物流学科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得到全面快速发展,并建立起中职、高职、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多层次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2005年,教育部成立了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均设在中物联,凸显了行业在物流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


  章建纯(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职业教育体系是技能与素质两个支柱支撑的综合育人系统,我们以现代制造业拉动方式改造传统教育体系。三一重工目前有3.5万员工。据统计,生产一线员工占50%,其中90%来自中职学校;售后服务体系,中职学历员工占70%。中职学历员工占员工总数的65%,是三一重工高速发展的主力军。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参与,行业企业有更多的话语权

  记者:在这次会议上,我们看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经真正行动起来,行业、企业真正参与进来。


  薛明扬:我们启动了为期3年的深化课程教材改革“行动计划”,通过边研究边实践,初步形成了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由政府牵头组织、依托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完成42个专业教学标准的制订,对应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达371种,这些专业基本涵盖了上海经济发展面广量大和新兴行业的工作岗位,使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第一次在课程层面得到了落实。


  任豪祥:2008年,在职成司的支持下,对全国1300所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初步掌握了开设物流专业中职学校的分布、专业设置、专业开设年限、招生就业、专业师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教材使用等基本情况,为引导中职学校物流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依据。2007年投入专项资金,借鉴国外实用型模块化教材开发经验,组织企业和院校专家团队,根据企业实际要求,开发了物流从业人员模块化系列教材,为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提供了实用教材。


  章建纯:为了推行职教改革,三一重工在2006年投资两亿元创办三一工学院,搭建职业教育平台,在此基础上大力试验。实行全新的教学体制。工程机械运用维修专业,课程设计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专业素养、顶岗实训、金工实习、毕业设计七模块,采用三年八学期制,第1、2、3、5学期学校教学,第4、6学期顶岗实训,第7学期毕业设计,第8学期毕业定岗实习;实行技能交替训练。技能模块由课堂训练、顶岗实训两部分交替进行,毕业前还安排工厂定岗实习,培养学生技能;实行考核过程化。通过多维度(考核地点:学校、事业部,考核时段:学期、顶岗、定岗,考核标准:上岗证、毕业证、特种技能证)过程化考核,创建立体考核形态,激励学生成功。每一模块学习结束,以获得相应证书和综合素质考核合格来确认,证书决定学生上岗资格,学分决定学生毕业资格,实现学生就业、毕业动态化。 变革,提升市场竞争力


  记者: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职业教育。当职业教育在谋求质变的过程中,它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初步实现了教学与社会需求的“近距离”不断提升毕业生市场竞争力。而这种转型,正是有别于普通教育的。


  薛明扬:近几年的发展,上海已有56所国家级重点中职校,100个重点专业点,基本覆盖了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中的11个大类专业,其中8个为全国职业学校示范专业,重点专业一、二、三产分布比例为3∶42∶55,与上海产业结构分布基本吻合。上海中职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逐步提高。可以说,经过20年的发展,上海中等职业教育已初具规模,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中职吸引力正在不断增强,为下一步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章建纯:在全球化与信息化交汇后的世界,经济领域正发生巨大改变。在工业领域,技术不断进步,产品周期缩短,生产工艺及岗位技能不断更新与改变,小批量、多品种生产方式逐步取代大规模制造成为主流,多功能化工人成为趋势。


  三一重工确认的职业素养由三方面构成:身体素质、职业素质和思想素质。企业对毕业生的一个重要要求是技能与企业工作零距离对接,即学生到岗后不必再由企业进行岗前培训及实习,可直接融入生产体系,为企业创造利润或价值。企业要推行企业文化管理,员工则要适应企业文化。因此,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优秀企业文化的熏陶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