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由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德育专委会、沪滇职业教育联盟联合召开的2021年度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协同,共育学生劳模工匠精神”工作论坛在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举行。
本次论坛由上海商业会计学校党委书记、上海市职教协会中职德育专业工作委员会主任乔蔓菁主持。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杨士明,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党委副书记、沪滇职教联盟秘书长黄玮,市中职德育专委会秘书长秦德英、副秘书长张平,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党委书记金怡、校长孙国权、副校长苏晓锋,上海市环境学校校长曹美琴、副校长王亚彬,上海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吴凯,东富龙科技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朱传星、中外运-敦豪国际航空快件有限公司上海区域作业总监庄永恒等出席论坛。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学工部、团委相关负责老师及云南班班主任老师列席。
金怡书记在致词中对本届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她认为,每年一度的中职德育主题论坛交流很有意义,尤其本次论坛围绕“校企协同,共育学生劳模工匠精神”这一主题,校企双方坦诚对话,各表所需所能,交流近两年共育成果和共育经验,展望下步合作方向,契合当下中职校德育重点工作,对于适时改进德育模式、提升德育效果,推进职教东西协作完美收官,为“乡村振兴”培育更多更优的知感恩、有自信、能吃苦、敢创新的技术技能人才等,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坛研讨环节,副校长苏晓锋代表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作《校企深度合作 共担社会责任——现代学徒制助力滇西学子快速成才》主题发言。苏晓锋从项目实施准备、项目实施过程、成效与反思三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联合上海国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以2019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16名滇西学子为对象,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经过、措施与成效。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自2015年起便于建筑与工程材料专业开展了第一批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2019年与国齐检测达成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合作,专门针对滇西学子开展现代学徒制培育模式。两年时间过去,校企双方为此作了大量工作,16名滇西学子在技能与思想两方面均飞速走向成熟。苏晓锋用4张照片体现学生的成长过程:第一张是同学们初来沪时,脸上是面对陌生环境的腼腆与羞涩;第二张在外出参观学习的大巴上,脸上已露出适应新环境后的笑容;第三张和第四张,则是同学们在企业学习和实习中的忙碌身影,他们身着白色实验服,佩戴口罩,眼中透露出的是专注与自信。四张照片代表了两年来滇学子不同的成长阶段,也体现出学校的培育成效,给人以深刻触动。朱传星经理以《工学结合 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校企携手共育工匠》为题,讲述了东富龙与上海市医药学校以现代学徒制模式为依托,以“共谋、共研、共用、共建、共评”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为抓手,以工匠精神的传承为基石,在18级制药设备维修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共同探索校企合作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途径和方法。他认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利于技能人才的培养,并实现职业院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朱经理以两名学生的成长事例,介绍了企业大胆破格用人,关心关爱学生,帮助他们快速成长的经验和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态度。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服务保障中心党支部书记孙鹏涛、中外运-敦豪庄永恒总监、环境学校曹美琴校长分别以《校企融合匠心育人 创新创业筑梦未来》、《校企协同 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与中外运-敦豪校企合作成果汇报》、《校企协作塑工匠精神 大爱无疆育滇西学子》为题,介绍了校、企协同,通过创新开展“三级带教体系”、定向班、冠名班等模式,注重校企资源互补,注重育人的经验、特色和成果。为题,介绍了该校校企协同双创体系的育人经验。该体系主要包括双创通识导师、创新导师和企业创业导师“三级带教体系”,和普陀区优质企业、周边创意园区、校外双创实践基地“三区合作模式”。通过校企协同双创体系,依托学生社团,通过激发学生兴趣与动能,开创全新学习途径,传承工匠精神,培育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素养和职业认知,真正实现校企协同育人。今年,该校红舫文化项目团队,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入围全国现场赛,并以小组第一的好成绩,斩获全国双创大赛办赛以来的中职团队首金,为上海发声,为中职喝彩。
发言的主题是《校企协同
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与中外运-敦豪校企合作成果汇报》。中外运-敦豪DHL是世界五百强企业,被公认为服务全世界的物流企业。企业与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合作达6年,通过校企合作实施的DHL定向班学生培养模式,已开设 6届DHL定向班,招募实习生 58人,转正成为DHL员工 32人,培育成果喜人。他特别强调,企业在教会学生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始终把帮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树立劳模工匠的职业精神放在首位,始终把培育劳模工匠精神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企业对人才需求的首要条件。
上海市环境学校校长曹美琴以《校企协作塑工匠精神 大爱无疆育滇西学子》为题,分享了上海市环境学校与德昂公司通过冠名班模式,校企协同培育滇西学子工匠精神的经验。“德昂班”为该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1723班,2018年5月正式命名。“冠名班”的培育,主要着力技能提升,践行工匠精神共育新模式;着力素养提升,搭建工匠精神共育新平台;着力职业发展,构建工匠精神共育新机制。通过3年培育,“德昂班” 8名学生即将获得大专学历,成为运行维护虹桥机场T2航站楼暖通、管道和水电工作的骨干力量。其中班级团支部书记张义福,获评浦东新区三好学生,实习期间表现优秀,目前已担任德昂公司虹桥机场能源设备运行维护班组长。个人年收入的增加,也使家庭摘掉了贫困帽子。
乔蔓菁主任对各位老师的发言予以一一点评。她指出,各发言中列举的学生成长成才事例都感人至深,各校在职教东西协作的工作中,与合作企业一道勇担社会责任,不断探索尝试校企合作新方法、新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每个感人之深的例子,都凝聚着校企双方的智慧和大量的操劳与付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将劳模精神概括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将工匠精神概括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我们要认真把握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实质,并不断将之融入教育教学中,培育出更多更优的技术技能人才,推动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职教东西协作与乡村振兴计划中不断书写职教人的故事,做出应有的贡献。
杨士明主任指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不仅仅是社会责任,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校企双方共同的价值追求。因此,校企合作大有可为,把校企合作不断向前推进大有必要。应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建立校企共赢机制,不断探索定向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新型合作途径,让学校培育的目标更加明确,更加符合企业人才需求。
黄玮秘书长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各校的做法与取得的成果,并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弘扬工匠精神铸劳模工匠之魂、探索定向培养模式拓展校企合作尝试3个层面总结了职教东西协作计划开展以来沪滇职教联盟在专业人才培育方面的工作思路、成功措施的育人成果。他指出,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行业、企业等主体多元化的办学格局,这是今后改革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铸劳模工匠之魂,帮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树立劳模工匠之职业精神;通过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既能满足企业人才战略实施需要,有效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又实现学校专业与行业企业对接,极大地提升了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最终使学生受益,也受社会认可。最后他表示,今年是上承精准扶贫、下启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联盟各单位应继续秉持教育扶贫的初心,用更坚实有力的行动,更精准有效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聚焦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深化三全育人,积极探索以工匠精神培育为核心,以学生培养、专业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和资源开发为主体的系统化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未来随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深入与一体化发展,相信有越来越多的云南学子茁壮成长为有理想、有技术、有担当的新一代蓝领工人!
上海中职校德育专委会
沪滇职业教育联盟
2021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