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3日下午,区级一般课题《社会支持系统下中职生自我价值感提升的实践研究》(JB20117)进行了结题指导工作,学校邀请了上海市教委“双名工程”攻关计划心理健康(青春期)基地主持人颜苏勤老师和上海市孚恬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雪华老师进行了指导,课题负责人刘晶老师、课题组成员沈菊芳副校长参加了结题指导活动,活动由科研室主任周惠莉主持。刘晶老师从课题概述、干预模式的构建和方案的实施、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效、特色与创新、问题与思考五个方面进行了汇报。
两位专家指出,课题研究在针对中职生自我价值感不足,现行研究内容较为单一的基础上,能够大胆的尝试从实践、实证角度,符合时代需求,同时以详细的干预体系,将家庭、社会因素作为研究对象之一,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很有借鉴意义。课题研究框架清晰,研究过程扎实,量表调查、实验组及对照组的干预前测试严格,数据收集完整有效,研究涉及的干预活动内容丰富。从研究数据上,对照组、实验组及优秀毕业上多项实验前后的收集,可以看出干预的效果明显。同时在研究实践过程中,课题组尝试了丰富多样的心理干预方法,不仅积累了学校心理健康实践的经验,对学校在未来开展家校合作和思想德育教育工作也都具有相当好的参考价值。建议在结题报告和成果的梳理中,问卷的信效度要在结题报告中说明;中职生自我价值感的现状、特点、影响因素分析要与调查的数据相对应分析;干预模式和实施方案的制定与前期数据要进行对标;特色和创新可以结合本课题的“自我价值感”、“社会支持”来进行一一阐述。。
《社会支持系统下中职生自我价值感提升的实践研究》是学校德育条线第一次尝试通过科研来促进发展,课题组历时两年时间,通过大量的数据量表和实践活动,架构起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干预方案,并在实践活动中取得了明显成效,提升了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发展了学生察觉自我的能力,激发了学生潜能,促进了中职生自我价值感的明显提升。同时课题研究也对心理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方法。 当然,由于自我价值感是一个内隐的因素,对其进行干预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也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长期通力合作,尤其在家庭教育指导这方面,学校还将继续进行深入的引导和长期系统的指导工作。
科研室
202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