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特色展示 > 德育研究
商会校:播洒“海派”甘泽 培育匠心文化 添彩职业教育
——学校海派文化传承市级课题研发札记
    作者:曹恒览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论述过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观点。作为上海本土最有历史底蕴,也极负盛名的“文化招牌”——海派文化,随着这股传统文化复兴的暖流,其内涵和外延正在不断被挖掘和延展。在主政上海时期,习近平提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16字城市精神,为上海的城市文化定了基调。如今,浓郁的“上海味道”在包括教育领域在内社会各界弥散开来。在职业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诸多学校围绕“海派文化”开展过兴趣课程、活动课程的实践。“海派文化”及其衍生概念的传承、传播和发展在职教领域方兴未艾,笔者所在的上海商业会计学校以构建职教领域海派文化传承模式为目标,进行了第一阶段的探索。

一、专课建设规划——“海派文化”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

鉴于文化类课程的属性特征、学校所开设专业中地位,及其社会影响力和应用性,课题组认为,一种涵盖通识教育和专项实践的综合课程,可能是一种比较适合上海本地职业院校开展“海派文化”传承工作课程化的形式。根据这样一种假设,课题组在设计课题内容时有意识地将“五育”理念、“匠人”精神、上海方言本体、地域传统文化课题和学校办学特色进行了有机整合,试图构建一套由书面、影音材料、专家传授团队为教学支撑的,既符合职业教育当代发展特征,又适应地域文化的当代传承潮流,且具备职业教育校本特色的,可操作、可拓展、可推广的“海派文化”课程体系样板。

二、方言授课初探——方言课堂的“教学共振”

课题组在为立项申报所做的前期调研中发现,虽然“海派文化传承”的提法在上海地区早已深入人心,各行各业也举办了的形式多样的传承活动。不过,上海方言作为“海派”的灵魂,“文化”的基础载体,在广泛的传承活动开展进程中却往往被忽略,未被视为一个独立的传承客体,这一点在职业教育的领域中更为突出。因而,课题组决意在这一领域先行先试。在编写课程标准、方言教材的同时,还积极探索既能提高学生学习方言兴趣,又可以锻炼学生方言能力的教学方法。为此,课题组依托“上海方言与海派文化”二课堂和校内语文课程的“南北串联”,编写了以活动为引领的《上海方言课程教案集》,并一边实践一边改良。

在授课的过程中课题组又发现,学生们方言理论教学的投入程度不如预期,于是成员们又组织编写了《阿矜到上海——上海方言会话集(生活篇)》,将主角“阿矜”设定为本校随迁新生,将主题在学校、家庭、社会日常生活场景中不断切换,通过在对话中融入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和学生情景演绎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上海方言的知识。

此外,为吸引更多教师参与到方言课程的建设中来,课题组还特邀他们和一部分熟练掌握上海方言的学生共同进行了方言授课的实验。校内的几位教师分别在“用‘申音’读唐诗”、“海派书法入门”、“口述上海史摘奇”等试验课中进行了使用上海方言作为媒介语授课的体验。课题中,课题组还编写了《<海派文化与上海方言>课程教学指南》,汇总方言授课的经验,用以指导后续参与的教师。

上述在教学过程中对发生情况的“快速反应”,让研究者、教学者和被教者都切身感受到上海方言课堂带来的新奇体验,唤起了他们对这座城市语言、历史和文化的热爱。

三、海派艺术鉴赏——由“匠人”打造的“精神享受”

在专项实践课程建设的规划中,课题组倚仗多年来与上海本地各手工艺传习所、曲艺剧团、艺术研究所、高校艺术研究机构等文化界单位及个人的良好合作关系,尝试将在海派戏曲艺术、海派手工艺等行业领域,有名望、有技术、有热情的专家邀请指学校进行现场技艺讲解和传授。

受疫情影响,在第一阶段的探索中学校以“海派戏曲”的观摩和传习为教学目标,先后邀请了“上海说唱”传承人俞蓓蓓先生、上海评弹团优秀青年演员侯骁晟、上海红枫沪剧班来校进行“海派文化进校园”专场讲演。每次的讲演活动都对在校师生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在“讲”的环节,嘉宾们将各自戏曲发展历史中的奇闻异事、拜师学艺时的艰辛经历,以及各种唱腔、技法的特点,细大不捐地娓娓道来;在“演”的环节,学生们跃跃欲试地希望亲身体验长辈们口中的“精神享受”,特别是在上海说唱和评弹伴奏试弹的体验过程中,学生们体会到了戏曲艺术传习过程中师徒二人如何经历身体和精神上不断磨合、淬炼,明白了戏曲前辈们打磨出的优质作品来之不易。这种对“匠人精神”管中窥豹的认识,正式课题组希望让学生获得的。

四、机制运行优化——超学科研究对象的不虞而现

从“海派文化”的诞生和发展过程的研究,以及课题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不难洞见它有通过吸取、并融合社会各个知识领域的“养分”,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自我进化、不断自我拓展的特性。课题开展至今,参与课题的人员已经包含了职业院校以及高校的教师、学生、戏曲艺术专家、手工业从业者、艺术研究者,并且每一类参与人员不仅因课题而受益,而且都有持续参与课题研究的意愿。因而,课题组认为假使将“海派文化”视作为一种机制,加之齐备的研究前期条件——将专业资源进行整合和重组的潜在能力,就可以通过运用超学科研究的方法来揭示这种机制运行的规律,继而可以为这种机制的内部信息共享、外延拓展路径等的挖掘和优化提出建议。这样的研究倘若可以持续,那么无论是“海派文化”本体的理论研究,还是文化传承工作的实践研究都将迈入新的疆域。在这个过程中受益的,将是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参与机制运行的所有行业。

在课题的第一阶段的研发中,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课题组都遇到并克服了许多未曾预料的困难,同时也获得了许多意料之外的惊喜。这些困难和惊喜都同等重要,它们的每一次出现都让课题组成员感到兴奋,它们都是驱动课题组继续攀爬在职业教育领域探索“海派文化”传承模式这座高峰的垫脚石和手抓点。

【撰稿:普陀校区  曹恒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