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微风相伴。悄悄来临的寒假,让校园寂静异常。不一会,有一群学生走进了校门,来到了熟悉的校园。咦,不是放假了吗?哦,原来他们是参加我校寒假“星光计划”技能大赛集训队的同学。这些人中间,有一个男生个头不高,肤色黝黑,国字脸,一双眼睛在薄薄的镜片背后炯炯有神。他就是汉语应用能力集训队选手潘峰。
听说他参加的是汉语应用能力项目,作为一名新生,笔者颇为陌生和好奇。中国人说汉语,难道是一个问题吗?还需要设置比赛考一考说话的水平?
看见笔者一脸疑惑不解的样子,同为新生的潘峰竟然像个小老师一样,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这个项目其实比的就是学生平时在各种生活场景中对语言的正确使用,概括起来就是听、说、读、写。比赛的过程安排充分体现了这四种能力的发挥,就是在听说这一模块上必须在15分钟内完成2项任务,完成语音答题的录入和上传。在读写模块中一共有3道题,需要选手们流利地复述内容。最后的综合模块是在35分钟内完成3项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答。
果然与笔者想的大相径庭。那么汉语的内容及应用范围这么广,该如何有针对性地训练呢?在与潘峰的交谈中,笔者了解到,在日常的训练中,他学到了怎样在15分钟内快速阅读、理解更多的文字内容,并且在写作方面对议论文和应用文有了更深的认识。“内容真是太多了,但艺多不压身。跟着老师多学点,总是有用的。”潘峰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原先他的语文基础并不出色,但表达能力较强。当老师把任务交给他时,他有些犹豫。老师告诉他,星光大赛是一个锻炼自己提升水平的舞台,要敢于挑战高手,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经过认真的思考,他放下了思想包袱,决心放手一搏。他希望通过这次集训,把在语文学习中书面语言的使用能力提高到一定的水平,同时也为自己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奠定基础。尽管要利用自己的寒假休息时间来集训,但他觉得只要自己的语文应用水平能得到提高,牺牲点休息时间那算不了什么。
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想要提高自己获得成功,那就必须去努力。“你别小看我们队才三个人,这可是精挑细选的。说不上千里挑一,百里挑一也是有的。”潘峰用赞许的目光扫视了一下身边的队友。话锋一转,他又谈到了比赛的严酷:这个项目参赛的队伍多,而且都是高手,比赛要求很高,所以压力比较大。“只要尽力而为,我觉得你们完全可以一争高下的。”笔者这样鼓励道。潘峰也赞同地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他们的实践训练课又开始了。潘峰的表现一如既往的出色,对于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对答如流,对于文章的综合分析反应迅速、头头是道,而且能举一反三。原来,他之所以了解这么多的课外知识,与他平日里养成的关注文化和时政要闻的好习惯分不开。当然,有时他对于问题的解答过于分散而偏离了主题,有时则会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不够全面。在老师的耐心帮助下,他逐步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不断加以改进。在队友回答问题时,他都会聚精会神、虚心学习、认真倾听,学他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
古人云:路遥知马力。离开大赛还有一些时日,但潘峰备战的节奏更快了,他要努力超越时间的脚步,力求攀登上自己想要的高峰。
撰稿:方子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