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疫情防控下,很多放寒假的学生们,他们将对祖国的深情和对“抗疫”一线工作者的崇敬融入实际行动中,积极投身“抗疫”一线志愿者工作,发出自己的光亮!
2021年春节来临之际,为响应返乡政策,各大医院门前大排长龙。口罩下是无数民众茫然的眼,人流量大,声音嘈杂,焦灼的气息在人群中散开。在这个沉重的时刻,无数逆行而上的身影,带来了希望与温暖。而酒店191班的宋航栩同学,也成为了千千万万名志愿者中的一员。
疫情之下,上海德济医院核酸检测的人流量达到了3500人次,宋同学在得知医院人手不够,医护人员们工作强度大时,主动申请了志愿者。“我希望能够在寒假之余,为国家出一份自己的力,”他的举动也得到了家人们的支持。
初来之际,由于对工作的不熟悉,宋同学手足无措,生怕自己添“倒忙”。在志愿者老师们的耐心指导下,不断磨练,就如同风雪中的梅,愈冷愈开花。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在好转。
流光容易把人抛,而宋同学依然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每天早晨7:30,宋同学需要准时穿好防护服出现在岗位上,测量体温,查看健康码,人员登记,身份核实,一直要忙到人流量减少,空下来时才能轮流吃饭。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座前移。下午五点,是一天工作的结束之际。但,宋同学并没有选择立刻回家休息,而是继续工作到5:30,帮忙做收尾工作。“希望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多帮一点是一点。”这样的坚守令人为之动容。
由于春节来临,人流量大,容错率低,志愿者们压力如山,困难重重。没搞清楚状况的市民就会与志愿者们产生分歧。“遇到这样的状况,只能和他们耐心沟通,如果遇到一些特殊群体,会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来耐心引导。”医院门口的岗位正常应是四人,由于人手不够,只有三人,在情况特殊时,甚至还需要让后勤人员来帮忙。“口罩加上防护服,常见的状况就是里面是口水,外面是汗,汗水口水混杂在一起。每天脱掉防护服的那一刻,空气都是清新的。”由于穿脱厚重的防护服需要耗去大量时间,一天都要大声说话的宋同学不敢喝水。“一天只敢上两次厕所,一次是吃午饭时间,一次是一天的工作结束后”。也因为不敢喝水,回到家,宋同学的嗓子都是哑的。
下雨天的工作,更加困难重重。志愿者们的大棚里常常滴雨,一旦电脑进水,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也会影响后面的进度。志愿者们只能加快进度,没有停歇。
志愿者们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做好每一件小事。面对市民抱怨,他们尽职尽责;面对长时间连轴转,他们恪守岗位。他们的存在,就像是黑暗中划破的那根火柴,带来了温暖的光亮,照彻了每一粒微尘。
现实世界里,或许并没有那么多的超级英雄,多得是平凡如蜉蝣又尽力闪耀的人。而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
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建成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建筑工人,更有无数在疫情防控的大后方冒着风险默默付出的志愿者。
“同心协力,共克时艰。”志愿者们众志成城,群防群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汇聚成这个严酷冬日里最温暖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