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主题教育
商会校:莫把霸凌当儿戏,校园那些法律事儿
——记商会校十二月法治月月谈
    作者:商会校

校园霸凌这个词,听起来十分遥远,但其实有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发生,无数的实例警戒着我们不能忽视这个问题。

为普及校园霸凌危害性,提升师生杜绝意识与警惕心,我校特于20201221日邀请到《新老娘舅之我要问律师》节目组的嘉宾——张玉霞律师。法治月月谈之——“校园法律那些事”正式开课。

一、张律师揭开校园霸凌面纱

在张律师的娓娓道来下,校园霸凌看似有些模糊的面貌被尽数揭露,露出藏匿着的可怖恶意。

许多人小时候都经历过“身不由己”的情景,例如被迫交给年纪较大的孩子们自己的东西,可能是一块橡皮,一支笔或者是一块手表,一些大人们会将其当作孩子间的大闹一笑置之,甚至本人自己也不会太将其视为严重的事,但其实,这就是霸凌。

而当那些孩子长大以后,可能也会变成“年纪较大的孩子”其中一员,这种报复性的心理,走到极端就会将人们引上犯罪的道路。我们要理清思想,守护本心,须知凡事有可为有可不为,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远离校园霸凌。

二、张律师细说校园霸凌实例

通过张律师简单的几句引言,同学们在诧异和反思中认识到,日常中简单的一句“你有什么什么东西吗,把什么什么给我”此类话语,就已经构成了霸凌。

一件真实事件令同学们沉默,随之而来的是自省和警惕。事件只从男孩奶奶的一张简单借条开始,但借条上的金额却不简单,是令人惊叹的“四万元”。男孩的父亲向孩子了解过来龙去脉后,发现孩子被自己的“好朋友”强迫着买他所用过的二手品,而四万元这个金额是经过高利贷之手才滚了上来。

不仅如此,通过这件事情,在男孩背后扼住他脖子的、更加黑暗的校园霸凌也被人们挖掘了出来。这个男孩一直受到班级同学的欺凌,因为自己的内向性格而选择默默承受。更过分的事情便是他们用一些羞辱性的手段对这个男孩进行施暴,另一部分同学则是选择成为一名旁观者。

须知这些行为早已构成了敲诈勒索罪,故意伤害罪,强制猥亵罪等等,甚至在道德层面而言,“冷眼旁观”,也不失为一种沉默的霸凌。霸凌者们强调着被害人是愿意的,甚至以男孩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为挡箭牌,但伤害已经诞生,且永不可挽回。

三、总结

法律是刚性的,但是,法律也是有温度的,这温度不来自于法律本身,来源于执法的人以及守法的我们。希望校园霸凌事件可以在我们心中近在咫尺,又在我们身边远如隔世。莫把霸凌当儿戏,文明校园,有你“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