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为充分发挥名师培育工作室资源优势,根据“停课不停研,停课不停培”的原则,周婕公共艺术、李玉形象设计、章晓兰材料建筑、王忠园林园艺、颜苏勤心理健康和程春红数控技术六个名师培育工作室联合策划和推出“内外兼修提升教师素养”线上系列研训活动,由第二期名师培育工作室第三协作组组长王忠老师主持。
第三次线上活动在腾讯会议室举办,上海市公共艺术名师培育工作室主持人周婕导师为大家带来“温润心灵滋养生命——漫谈教师的艺术素养”主题讲座。参与活动的有来自六个工作室和第三协作组的工作室导师和学员,我校上海市名师培育工作室导师程春红带领工作室团队,携手青浦区“拔尖计划”团队和“种子计划”团队共二十多人参加了这次研训活动。
美学概览 美在心灵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周婕老师以这句话引出本期话题,进而提出审美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审美素养是通往审美境界的方舟,提高艺术素养是提升审美素养的重要方法。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艺术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欣赏电影、歌曲、美术作艺术作品来收获感动,体会“言有尽、意无穷”的境界,从而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拥有更高的生活品质。
一段《巴黎圣母院》音乐剧中的《美人》唱段,让学员们实实在在地感受了艺术与美的撞击。随后,周老师对《美人》唱段的故事背景、人物性格、音乐应用、服装道具和舞台走位等等的解剖分析,让学员们对《美人》唱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思考,感受到了艺术的美妙。周老师强调,艺术作品的感染及对艺术作品的思考胜过道德说教。
美与育人 美的应用
概览了有趣的灵魂,欣赏了《美人》唱段,周老师进一步剖析了优秀的艺术作品对学生价值引领的育人作用,她强调学科教师要在育人的过程中尽自己所能培养学生的艺术品位,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美好的事物,在美的环境中熏陶。这让我想起我校的“让墙面说话,让校园环境说话”的青藤文化教育活动,都在悄无声息地浸润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追求美好,健康成长。
通过研训,我们认识到:审美素养是形象思维与艺术思维的综合体现,艺术素养是教师的重要素质,每一门学科都可以跨界整合,渗透美育,温润心灵,滋养生命。
分享互动 美的触动
在分享讨论阶段,各个工作室的导师与学员各抒己见,展开热烈的讨论。数控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程春红老师首先发言:感谢周老师的分享为我们打开了新视野,以后在追求专业发展的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本次活动主持人王忠老师强调艺术与学科不可分割,听了周老师的课更加了解了艺术的重要性……。与会专家和学员们纷纷发表了学习体会,工科类老师说,工科类学生可以结合专业设计综合性课程,让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创新性的融合人文修养;心理学老师说,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有着共通之处,都是在追求“高峰体验”的感受。
这是一场内容丰富、内涵深广的美学盛宴,是上海市名师培育工作室资源共享、效益最大化的有益尝试,期待下次的云端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