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特色展示 > 行为规范示范校建设
逸夫职校:欢迎援疆英雄回家!
    作者:逸夫职校
         遥远的大西北,天山南麓的巴尔楚克,对于逸夫人来说,自20138月开始,这块遥远而又神秘的地方就与我们情感相连。当年,我校倪明老师被选为援疆干部,风尘仆仆地踏上了千里之行。2017年,我校姜明泉老师紧随倪明老师,一同远赴新疆巴楚,两位老师将他们对祖国教育事业的无限热情投入到了艰苦而伟大的援疆工作中。

六载春秋师德远扬——倪明老师

20138月远赴巴楚,倪明在巴楚教育战线已默默耕耘6个年头,横跨上海援疆第七、八、九批工作,为巴楚当地的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强有力的活力。在巴楚职校副校长任上,倪明老师面对巴楚职业教育理念不新、发展滞后、成效不高等问题,在优化管理机制上狠下功夫,率先在学校实行一系列改革举措,使学校逐渐走上了规范化办学的道路。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的方向。2017年,在上海援疆前指和巴楚分指的帮助支持下,依托“沪喀职教联盟”平台,以服装、汽修为重点,强化校企联合办学,提高了学生就业率。加强校际合作,有效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为打造优质职业教育奠定了师资基础。2017年以来,倪明率先开创了上海支教教师进教研室的先例,组建了巴楚县第一支专业教研队伍,带队深入乡村学校,扎实开展送教下乡进校活动。

2018年下半年,正式启动“红柳花开”项目,打造“红柳花开”教研培训品牌,开展各级各类教研培训和课题研修活动,有力提升了当地教师队伍水平。2019年,倪明老师受命主持巴楚县教育局行政工作。在抓好13个援疆项目的同时,分管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和均衡发展验收、项目、招生、教研、师训、财务等工作。倪明克服沪巴两地风俗、饮食、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不怕苦、不怕难,为推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找短板,查弱项,以提升教学质量为重点,专啃硬骨头,使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

贡献边疆胸怀广阔——姜明泉老师

2017年暑期,上级部署动员援疆工作。当学校领导征求姜明泉老师是否愿意去支教时,年近退休的姜老师对工作和生活没有作什么具体询问就一口答应了。他说:“没有什么困难,服从组织安排。”简朴的一句话,表达了一位老同志的宽广胸怀和责任担当。

上海市静安区对口受援单位是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第二中学。这里自然条件十分艰苦,常年干旱、少雨、缺水,对常年生活在大上海的人,的确是一种考验。姜老师与其他援疆老师一起每天都是在非常干燥的条件下生活,嘴唇干裂,夜里常常被渴醒,口里像着火似的,十分不舒服。但这一切都没有阻挡他的工作热情。在巴楚二中,他担任高一年级四个班的政治课教学。姜老师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根据当地学生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他利用相关知识点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反对三种势力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爱家乡教育以及个人理想教育。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方向。使他们树立了信心,增强了信念,端正了学习态度,提高了学习自觉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姜老师平时还积极热情地投入到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之中,并在教研组里一直起到一名老教师的引领和表率作用。他说,我要努力做到“人回上海,新理念留在新疆。”

目前,姜明泉同志仍在新疆支教,他说:“作为一名战斗在职校教育一线的共产党员、老教师、老同志,我决心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去点燃红烛的事业。我将一路放歌,勤修师德,在退休前,站好最后一道岗,出色完成支教重任,让自己的教育事业更加辉煌。”

202013日、15日,让逸夫同仁们无比牵挂的姜明泉老师和倪明老师将先后从巴楚回到上海,回到逸夫大家庭。对于这两位“兄弟”与“亲人”,逸夫人有千言万语要对他们说。在此,让我们在此先对两位老师说声“你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