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民族技工学校一体化教学办“黎锦技艺班”
中国教育报 刘见
老技艺施展新魔法
——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办“黎族织锦技艺班”纪实
纯朴、善良的黄慧琼,是一位海南五指山山区的黎家妇女。2009年秋,她成为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黎族织锦技艺班”首批学员。2011年6月,她和几个姐妹一起,在自己出生长大的村子——五指山市冲山镇番茅村委会福建村,创办了五指山缦达隆黎锦专业合作社。两年多来,该社员工已达149人,其中102人都是她的同学或校友。合作社生产的黎锦热销海南岛内外及东南亚等国,年产值达20多万元。
“上职校让我们学会很多东西,不仅提高了黎锦技艺,重要的是我们的人生观转变了。”黄慧琼自豪地告诉记者,在这里工作的姐妹们,每月收入都达千元以上。人人自食其力的同时,又能照顾家庭,还可以把有着3000年历史的黎锦技艺发挥光大,代代传承。
首创“黎锦中专学历班”
“咔嗒,咔嗒……”
有着千年历史的腰织机,在17岁黎家小伙柯贤舜手中欢快飞舞。一幅古香古色、反映黎族人民劳动生活的织锦图,雏形初现。
“柯贤舜将成为我们黎家男人中首个有学历的黎锦传承人。”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副校长黄启荣,这位土生土长的黎家汉子,说起被誉为棉纺业“活化石”的黎锦,话语中充满自豪与感慨。
创办于1974年的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是海南唯一冠以“民族”两字的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该校坐落在海南中部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五指山市,这儿也是全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贫困市。
2007年以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对职业教育“重点支持、重点倾斜、重点发展”。该校紧抓机遇,因地制宜,率先在全省创办“黎族织锦技艺中专学历班”,将一直在民间承传的黎锦技艺纳入职业教育课堂。
“2009年10月,‘黎族传统纺染绣织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校地处黎族文化发源地之一,让黎族百姓通过学习掌握黎锦技艺,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该校校长罗雅说。
2009年9月,该校在全省率先开办“黎族织锦技艺班”,首批招收370名学生。学费、杂费、住宿费、课本费、材料费等全免,每生每月还有150元生活费补助。
学校聘任了刘香兰、容亚美两位黎锦传承人和6位黎族文化专家,为学生授课。学校还对课程设置和教材进行大胆创新,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训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据有关资料显示,20世纪50年代,约有3万多名黎族妇女掌握黎锦技艺,如今却减少为不足千人,其中大部分为年过七旬的老人。黎族织锦技艺的传承已濒临绝境。该校创办的“黎族织锦技艺”班犹如春风化雨,使黎锦技艺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该校目前在校生达600多人,他们基本上是来自五指山山区四周7个少数民族市县的黎族后代。 |
实训基地办到黎村里
龙凤呈祥、植物、花卉等一幅幅充满黎族文化气息的挂图,女式手提包、手机袋、黎族妇女筒裙、宾馆用的床席等黎锦作品,在五指山市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习所的展室里,琳琅满目,展现在人们面前。
“为了给学生搭建一个更大的实践舞台,我校先后在五指山番茅黎锦坊、海南锦绣织贝实业有限公司等地建了3个实训基地。”罗雅带记者走进了坐落在黎村里、由刘香兰当“掌舵人”的一个实训基地。
作为国家级黎族织锦传承人的刘香兰,除了在课堂上传授技艺,更多时候,她将学生带进传习所,与这里上班的黎族妇女边交流边工作,实现了校企深度合作、资源共享。2011年,她的学生黄忠英在全市黎族苗族“三月三”节黎族织锦技艺大赛中荣获青年组一等奖。
已近不惑的黄忠英告诉记者,进学校前,她是个对黎锦技艺一窍不通的“门外人”。经过3年学习,她可以织出不同花色品种的黎锦工艺品和服饰。毕业后,她来到了同班同学创办的五指山缦达隆黎锦专业合作社,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翻阅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首届“黎族织锦技艺班”学生的就业记录,370名学生100%实现了就业和自主创业。
精美作品漂洋过海展风采
金秋九月,德国柏林,在这里举行的中国职业教育展吸引了大批国际嘉宾参观。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是本次展示活动中我国唯一一所民族职业院校代表,该校学生制作的各色各样的黎锦织品,引起了观众的浓厚兴趣。
“展览期间,我们带的近百件黎锦产品,被来宾分享一空。”刚从德国回来的黄启荣回忆起出席展览会时的情景,心情仍十分激动。
今年6月,2012年全国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教学成果展演比赛在天津举行。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作为海南省唯一的代表队,选送了黎族舞蹈、黎族织锦技艺、黎族织锦作品、黎族剪纸技艺、黎族剪纸作品共5个项目,参加了展演比赛。其中,黎族织锦技艺实作演示和黎锦作品《隆闺少女图》分获金奖。
如今,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除了开设“黎族织锦技艺班”,还开办了黎族剪纸技术、黎族音乐与舞蹈等多个民族特色专业,并在五指山、乐东黎族自治县等4个市县开办了18个农村办学点,先后招收3000多名农村学员,传承黎族文化,帮助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罗雅告诉记者,学校自1974年创建以来,已为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与发展输送了近万名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