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特色展示 > 一校一品
商会校:荆棘路上 无畏前行
——记2019-2020 DI上海创新思维竞赛荣获高中组挑战A总分第一名
    作者:商会校
         将沉沉夜色交予茫茫星河,将沿路荆棘交予疏疏篱落,将过往的所有懊恼与失意,交予过去的自己。我们将一同前往日光明亮的地方,知晓心中有梦有理想,便不再惧怕黑暗。20191116-17日,20192020DI上海青少年创新思维竞赛于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如期举行。全市288支队伍、3000多名学生汇聚于此,分享设计成果,比拼思维创意,将奇思妙想通过实践与创新化为现实。17日,上海市副市长陈群、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虞丽娟、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共青团上海市委书记王宇、普陀区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姜冬冬等领导出席颁奖典礼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我校由向培滢老师带队,0571801康颖 、徐培媛,0591801孙广泽,0451801徐愉杰、郭俊、魏之韵,3061801陈凡组成的“从容战队”在此次大赛中,夺得了高中组挑战A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他们将清荷学子“不断突破自我,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带给了DI,留在了每一位评委、每一位观赛者的心中。

天道酬勤 汗水不被辜负

此次DI市赛“从容战队”选择了侧重于技术的挑战A赛题“迎刃而解”,队员们将计算机科学、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学巧妙融入故事剧情与道具布景,将一个扣人心弦,笑意与感动并存的故事展现在大家眼前。

勇敢为父亲与冠心病病毒抗争的yoyo;为药剂研究实验而以身试险的老比尔;坚守在体内的白细胞和企图入侵的病毒们……队员们以饱满的情感、精湛的演技、默契的配合将所有人引入他们的世界中,为他们的表演而情绪起伏,目光再无法移开。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一句被多少人熟知的话,然而其中的艰辛与付出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最能体悟。从暑假开始集训即兴题,近三个月道具制作和剧本准备,他们互相扶持,日益成熟。

在现场,当裁判问道:“准备好了吗?”

回答裁判那道格外整齐响亮的声音来自一个经历过重重艰险,最后冲破所有困境而出的团队,从容战队的队员们握着彼此的手,目光坚定而自信——“准备好了!”

作为排在最后一个队伍上场,是优势还是劣势只相隔一线,压力自然颇大。然而最后在一瞬爆发出的欢呼与掌声,是对他们致以的最高认可。他们,做到了!是超常发挥吗?毫无疑问。是幸运而就吗?不是这样。是无数次练习,是无数次修改,是无数流淌下的汗水,最终造就了今天的“从容战队”。

胸有成竹 付出皆会收获

“机会向来会为有准备的人停下脚步。”

提前3个小时到场,进行道具搬运与调试,队员不断对词反复练习动作,老师模拟评委提问,进行修改指导再消化——从容战队的成员们珍惜着每一秒能够准备的时间,保证自己能够以最完美的状态面对赛场。

胸有成竹是源于他们曾为之付出,行路中打磨过自己的装备的人,在面对绊脚的石子时,会显得更加从容不迫。道具因为运输磕碰出现问题便撸起袖子在现场维修,零件和工具都已备足在箱;场地原因道具无法进入便拆分带入,先前早已预测过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 ...平时反复练习的应对方案都是队员们在赛场上自信的来源。创新创意工作室的叶涛学长告诉队员:“我们把平时的练习都当作比赛对待,那么现在的比赛,就当作是平时训练。”

在提及这些队员时,领队向培滢老师眼中满溢着欣慰与期待的光:“因为课业紧张,同学们的时间比较紧凑,几乎都是利用放学和周末假期的时间进行备赛,也经常排练到很晚,有时遇到问题瓶颈时,难免陷入进度停滞情况。但参加DI比赛就是为了让大家通过团队的力量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老师和队员头脑风暴以及彼此的鼓励,队员每一次都能调整过来,甚至比之前状态更好。一年来和他们一起走过,就像这些队员们的大家长一样,看着他们一点一滴的成长和蜕变是很让人触动的。相信先前积累下的所有经验都一定会帮助他们实现心中所愿。”

付出与收获总会成正比。每一次摔倒在地关节与地面的摩擦,每一次练习时膝盖重重砸下那碰撞;喉咙生疼,骨肉酸痛;所有痛楚与汗水,所有努力与憧憬,一切皆是为了心中的那份热爱、那份执着。

荆棘路漫 我们携手前行

照片里那些面庞或是笑意或是认真的人儿身着过夏季到冬季三种校服,窗外的风儿飘过了酷夏闷热飘至初冬冷意阵阵。因为这个团队,因为同一份热爱,他们一步步从仅知姓名的普通校友成为如今配合默契的重要队友。

“难以割舍。”当问到自己对于这个团队的情感时,郭俊用了这样一个极其深刻的词回答,“其实心里已经把工作室看作像家一样的存在了,有时周末不来就觉得心里空空落落的,但只要一来到工作室就很开心。”

跨过了四季交替,跨过了朝阳日暮,跨过了路上的石子荆棘,他们握着彼此的手,互相鼓励着,共同努力着,从黑夜走到了天明。

 “因为我们携手同行,所以从未畏惧过路上的一切荆棘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