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职业体验
逸夫职校:行走的绘画行为艺术
——我校学生沉浸体验上海国际艺术节
    作者:学生记者团曾慧婷
         2019118日上午,逸夫职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来到了静安区最充满艺术气息的地方之一——张园,参加了上海国际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行进中的画展。

本次展览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办公室携手静安区人民政府共同创意策划,是一场以三年为期,演绎上海张园前世、今生和未来的大型动态展览活动。展览邀请了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冯远任顾问,俞晓夫策展,借由沉浸式化妆写生以及张园相关艺术作品的展示来定格“海上第一名园”张园的鼎盛时期之貌。冯远、俞晓夫、方世聪、魏景山、夏葆元、徐芒耀、张培础、韩硕、陈逸鸣等一批沪上知名艺术家化身张园中的人物,用画笔诠释自己对张园的独特认知。

张园,东起石门一路,西至茂名北路,北起吴江路,南至威海路,占地面积约4.3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25万平方米。张家花园该历史地名缘于1882年,张叔和购得此园,并将其命名为“张氏味莼园”,该园作为当时晚清的第一公共空间,展览、演说、游乐设施、西式下午茶等众多公共活动独步一时,成为地标性场所。1919年土地逐块划分,分别建造里弄住宅及花园住宅,现存的历史环境主要由上世纪20年代建造的里弄建筑及花园住宅构成。

今天这个充满历史痕迹的街道旁布满了各式各样的画板、花架、颜料……有上海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的老师们来到张园写生,画家们也穿上了当年的服装,一边写生,一边成为画中一景。画家们在纸上下笔如有神,有的用笔松弛、色彩亮丽,有的严谨有序,旁边也围满了虚心学习的“学者”。

老师先带着同学们走了一圈,一路上各种各样的绘画风格、绘画手法都在抓着同学们的眼球,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想跟着这些艺术家们的脚步小试身手,一起写生。接着同学们开始对自己心仪的画作驻足而观。有的老师边画的时候会边稍做讲解,同学们认真聆听并做了记录。老师会讲关于如何画的更加立体,如何把人物的精彩画出来。老师仅用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模特的神态,令同学们惊叹不已。

紧接着同学们开始自己实践操作,取景临摹,实地绘画。因为时间关系,大家只能速写。途中也和很有趣的模特老爷爷进行了交流,有的同学画了特色的街道、老石库门,感受历史的痕迹,有的同学跟着艺术家们画人物,还有的同学拍了许多素材,打算回家继续创作。不少同学表示“非常感谢学校能够组织大家来到张园参加这样有意义的活动,能够遇见这么多位美术界大咖并现场观摩他们作画,真的感到非常荣幸。而能够在这样的氛围下进行速写创作,这样的机会更是十分难得。”还有同学表示“海派文化经过近百年的融绘与积淀,在当下越发地呈现出独特的魅力,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能够在张园这个具有海派文化代表性的地区浸润其中,感觉自己对海派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入了。” 

正如俞晓夫教授所说:“沉浸式化妆写生本质上是一种行为艺术,是对当代艺术的一种批判性发展。当代艺术只有通过自身的解构和批判才能继续发展,就像经济发展需要不断重组一样。”写生的形式是传统的,而艺术的形式是当代的。

经过这一次的写生学习,同学们收获满满。浸润在艺术圣地,徜徉在张园富有融合特色的建筑景观中,欣赏着一幅幅画作的诞生,自己也小试牛刀,与大咖们同台演绎。这次活动拓宽了同学们的眼界,丰富了大家的作画经验,下笔更加大胆自如,希望能更好地将这种历史和创新结合起来,让更多人走进艺术、走进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