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主题教育
食品科技: “垃圾分类”,我们深入社区在行动
    作者:教科督导室
         2019年,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后,这是申城首次对生活垃圾全流程管理立法,也意味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申城正式被纳入法治框架。该《条例》自201971日在上海市全面实施,上海由此进入“垃圾分类时代”。

为了解“垃圾分类”在金山区的推广情况,我校17级顾晨月、何崔健、郑曦、闫硕、孙朱承五位同学在校团委的支持下,开展了“垃圾分类在金山区的推广情况”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他们除了发放调查问卷外,还走进朱泾镇的汇福馨苑、罗星新村和民主村,张堰的秦山村和牡丹小区开展现场调查,跟随朱泾城管中队深入社区、商户,了解执法检查工作情况。

在完成实践调查后,他们还一起完成了“金山区垃圾分类推广现状调查报告”,还结合自身经历,拍摄了“垃圾分类”小视频,提出了很多做好“垃圾分类”建议。

本次社会实践工作虽然告一段落,我们深刻的意识到,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科学处理,是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抓手。未来,垃圾分类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减轻垃圾围城压力,美化城市的重要途径。

我们建议加大宣传精准度力度,让更多人知道“为何分、如何分”和“法定义务是什么”也让更多人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环保垃圾分类的习惯。我们相信并不是只有自己有这个期待,许多居民也是一样,让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让人人都有这个意识。

本次活动的完成,离不开校团委朱玉华老师为我们提供的帮助,更感谢金山区绿容管理局的姚源老师和朱泾镇城管中队的执法人员们,让我们从宏观管理层面了解了金山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情况,还要感谢罗星新村居委会平主任和“花样奶奶”们给我们提供了深入社区百姓中了解垃圾分类的条件。

做好“垃圾分类”,让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成为每一位居民的自觉行为,共建美丽金山、绿色金山和文明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