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4日,为响应上海市政府提出垃圾分类的决议,逸夫职校华山分部特在校班会课上举行了一次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
首先,同学们观看了一段垃圾分类的科普视频,相当直观地了解了垃圾分类方法以及其重要性。
洪淏老师提到:《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即将于2019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标志着上海将步入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新时代。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在专题调研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时,亲自向市民示范了扔空塑料瓶的正确“姿势”:拿起放在回收架上的一个塑料瓶,拧开瓶盖、压扁瓶子,将瓶身卷起折叠后放回原处。市长的以身作则更是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去年的号召:“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作为一位公民,同学们也应当用行动来响应此号召。三位同学们也给其他同学讲述了垃圾的分类和处理。
有害垃圾
艺术设计一(1)班的贾茗轩同学通过水俣病进一步阐述了有害垃圾的危险性,并向同学们解释了有关有害垃圾的分类。废油漆桶、废灯泡、废弃电池、过期药品、废墨盒、杀虫剂都属于有害垃圾。
可回收垃圾
接着,美绘一(2)的范潞同学通过问答环节,告诉了同学们有关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干垃圾和湿垃圾的分类以及常见的误区。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有: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类五大类。值得注意的是:1.所有的饮料瓶都需要将剩下的液体倒出、冲洗干净后,再按照上海市市委书记李强的正确姿势扔进可回收垃圾中。
2.过期的食品应将食品和包装分离,过期食品丢入湿垃圾。纸质包装扔进可回收垃圾垃圾桶,塑料包装扔进干垃圾垃圾桶。
大件垃圾
最后由艺术设计一(2)班的曾慧婷同学为大家讲述了大件垃圾的定义以及生活中的大件垃圾该如何处理。首先如果不算破旧可以放在58、咸鱼等网站,剩下的比较破旧的则可以放在废品回收站、小区物业及其它回收单位。
生活理念
同学们的发言后,洪淏老师给大家先讲了几个触目惊心的数据:上海每天人均产生一公斤的垃圾,2400多万人的城市每天产生2万多吨生活垃圾,2周就能堆积成一座420米高的金茂大厦。这么多垃圾去了哪里呢?答案显而易见了——垃圾场。我们处理垃圾的主要方式是填埋。垃圾填埋两大弊病:占地面积大,环境污染重。大型垃圾填埋场周围的居民遭受着空气、水和土壤的三重污染。全世界每年产生4.9亿吨垃圾,中国就占到了近1.6亿吨,垃圾年增长率已超过10%。这些数字都令同学们震惊不已。
紧接着洪淏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一个垃圾分类的达人——汤蓓佳,她用垃圾分类这么一件小事,能教会同学如何优雅地生活。
学生会的张自强同学还发起了倡议,倡议同学们行动起来,垃圾分类,从现在做起!暴老师在强调校纪校规的同时也倡议同学们:垃圾分类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让垃圾分类的意识印在每个逸夫学子的心上!
艺术设计一(2)曾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