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主题教育
工商信息:听故事,明道理
——2018学年第二学期第五期行为训练营激励课堂
    作者:工商信息
         行为训练营第五次激励课堂开讲,主讲老师是机电信息部德育主任戴海娟老师。戴海娟老师一进课堂亲切地与同学们问候,十分和蔼可亲。

上课之前戴老师为同学们每人准备了一张纸,之后请了一位同学上台朗读了一篇故事,名为《海因兹盗药》讲述的是主人公海因兹,他的妻子身患重病,只有“镭”这种药剂才能救得了她的病,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药剂师索价还要高过成本10倍,他花了200元制造镭化剂,而这点药他竞索价2000元,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钱,总共才借到1000元,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兹没有办法,只好请求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账。但药剂师拒绝了他,毕竟药剂师也是为了赚钱才研究出来了这类药剂,不可能便宜了他,海因兹走投无路在夜晚竟撬开药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这时,戴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了问题,问同学们盗药应不应该,是否正确,好几个同学踊跃举手发言,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感想,老师也很认真的聆听与指导。

接下来戴老师又向同学们分享了故事,有两条轨道,一条是正在驶行的轨道和一条停用的轨道,而轨道上面都有孩子在玩闹,可突然一列火车行驶过来,老师提问,如果是同学们当时在轨道上火车驶来,心里希望火车往哪条轨道上开,有的同学回答说当然是自己的生命最重要,肯定想火车往停用的轨道上开,而另一位同学回答而是相反,她希望火车开向驶行的轨道,舍己为人,真是个善良的同学,心里一直为着别人着想。

这两个不同的故事给同学们的选择不同启发也不同,《海因兹盗药》的故事在于法律与道义上的选择。《火车》的故事在于自身生命的选择还是他人生命的选择。

两个看似不相同的故事也有相同之处,是保全自己侵犯他人利益触犯法律还是舍己为人保护他人。做出怎样的选择就有怎样的结果,每个同学心里都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果,在这两个没有结局的故事中,同学们心中的选择已经给故事做了结局。这堂课戴老师在每个同学心里留下了一个种子,一个在选择两难的情况下应遵守法律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