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主题教育
城市科技:欣赏孩子 欣赏伴侣 欣赏自己
——记学校工会开展的心理辅导讲座
    作者:城市科技

 54日(星期五)下午2:45,我校教职工齐聚1号楼407团体辅导教室,聆听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刘晔萍老师为大家带来的题为:“如何建立和孩子良好的亲子关系?陪伴孩子成长”的心理辅导讲座。

刘晔萍老师拥有丰富的咨询师经验,擅长萨提亚模式的家庭辅导,已帮助逾千个家庭拥有良好的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学校工会特邀刘老师来为我校教职工做心理辅导讲座。工会主席施老师主持讲座,并对刘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老师们以弧形围坐在刘老师周围。刘老师询问老师们对今天讲座的期待,以及希望解决的问题。老师们提出了 “何为真正的萨提亚模式”、 “面对打鸡血的孩子家长,如何应对自己的焦虑”、“如何面对青春期孩子的叛逆”等一些非常具有共性的问题。

刘老师先从“我知道的萨提亚”入手,与大家分享了萨提亚模式作为家庭辅导的一种重要模式,在面对孩子问题时,更关注整个家庭系统。萨提亚模式强调个人成长、家庭成员之间的链接,以温暖、包容、接纳为主要特点。刘老师还举了个小例子,如果在课堂中同学们较为吵闹,我们如果使用“我需要你的注意力”这样坚定又柔和的方式,来代替我们常常说的“同学们,快安静下来别讲话了”,说不定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接着,刘老师带领我们用萨提亚模式的角色体验,来深入探讨和解决两位老师提出的亲子困惑案例。

刘老师先邀请提供案例的老师,从在座老师中挑选出扮演自己孩子和伴侣的体验者。刘老师邀请体验的老师们用萨提亚模式中,戏剧性的动作来代表实际生活中的某种状态,例如用一手叉腰一手竖起食指的方式的来代表“指责”。当案例中的母亲角色做出指责的动作,孩子会感到不舒服,本能地选择回避来自我保护;丈夫也会选择相应的方式来回应。若母亲想要达到孩子和丈夫都向自己靠拢的状态,则需要先改变自己。让自己情绪先稳定下来,伸出两只手来邀请对方,并持续、温柔、坚定地等待。若孩子或丈夫感受到母亲(妻子)的改变,也会慢慢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第二个案例中,老师们通过角色扮演,明白亲子之间的交流模式可能存在代际间的传承。如果我们期待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比语言更有说服力的是,我们自己先努力成为这样的人。给孩子提供一个学习的榜样,并且在与孩子的亲子互动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刘老师温柔的话语、接纳的态度、包容的理念深深地感染着在座的每一位老师。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大家都感到意犹未尽,受益匪浅。在案例体验中,我们发现,很多看似孩子的问题,其实是家庭互动出了问题。而家庭关系的核心是夫妻的亲密关系。而如何改善夫妻关系,更深层次的是与自己的关系。当我们能够自己充分地欣赏和悦纳,也一定可以对伴侣充分地欣赏和悦纳,更可以带来对孩子的欣赏和悦纳。

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也会发现“批评与自我批评只会带来垂头丧气”,相反,赞扬、欣赏可以带来温柔的力量,坚定的成长。当我们愿意带着“不判断,不批判”的眼光,对每个生命充满好奇,静下心来聆听,一定可以收获良好的师生关系、宁静的心态、愉悦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