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下午,在中华艺术宫0米层的萧勤“回家”大型回顾展览厅内,掀起了一股观展热潮。为加强中职生艺术教育,提升广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由中华艺术宫联合上海市教委职教处、中职艺术教育委员会、中职美术专业中心教研组、《走进艺术宫》项目组,特邀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艺术家李磊先生现场导赏教研活动,为中职学生开设“‘大同之心’——走进萧勤”专题讲座。
萧勤,祖籍中山,其父萧友梅为上海音乐学院创办人。1935年出生于上海,1949年赴台湾省,师从李仲生先生。1956年在台北创办“东方画会”,是全中文地区第一个抽象艺术团体,是一位中国抽象艺术的开创者。同年起,他赴西班牙留学后旅居海外达40年。期间,他在米兰创办国际《点》(Punto)艺术运动、国际太阳(Surya)艺术运动及在哥本哈根创办国际SHAKTI艺术运动。此三项运动均获许多欧洲艺术家们参加,均是提倡精神静观,心灵能量研究及表现之国际性艺术运动。1996年回台湾执教。萧勤在国际画坛享有盛誉,被喻为华人现代艺术先行者。
文教结合 现场导赏教研
信息化背景下,“在艺”直播平台与馆合作,推出“回家”大展——萧勤抽象艺术现场导赏活动。李磊,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上海市政协委员、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同济大学客座教授、上海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他带领我们走近萧勤,通过诠释展览作品去了解一位一生以东方美学思维从事现代抽象风格绘画,在西方绘画流派的主流的参与者和主导者,在海内外影响颇高的华人艺术家,解读他的艺术背景、艺术思想以及他对现代美术发展的重大影响。李馆长娓娓道来,或真情流露,让我们更形象、更全面地感受萧勤先生到家文化、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艺术探索之路、家庭变故对艺术思想的冲击、踏实而勤勉的为学态度、一丝不苟地坚持与创新的治学精神,辉煌的艺术价值和艺术成就。
大同之心 专题艺术讲座
萧勤“回家”艺术大展,萧勤作为早年留学欧洲的中国艺术家,经历了艰辛探索,反复实践、尝试而形成其个人艺术风格,走出属于他的艺术道路。专场讲座,邀请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著名抽象画家李磊主讲。李馆长首先介绍了接受萧勤作品捐赠的情况,为我们介绍了萧勤求学旅居从教经历、抽象艺术特色,他将带领我们走近萧勤,通过诠释萧勤的“炁之源”——“太阳”——“宇宙能量”——“大限已渡”——“大同”等系列的展览作品,去了解一位一生以东方美学思维从事现代抽象风格绘画,在海内外影响颇高的华人艺术家。从数个方面走近这样一位怀揣“爱国之心”,纵横东西方数十载的国际艺术大师。中华艺术宫成立“萧勤艺术研究中心”,深入整理和研究萧勤抽象艺术所处的在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贡献与成就。
抽象艺术 探寻艺术足迹
中等职业学校美术专业中心教研组成员带领学生赏析抽象作品。学生们纷纷表示:萧勤先生的抽象画言简意赅,有意境。萧勤先生在世界艺术舞台上的影响力是我们中国的骄傲,应该努力学习他敢为人先的精神。在中华艺术宫能现场聆听专家对大师的抽象艺术作品,真是万分荣幸。
上海商业会计学校的胡家康认为:看抽象画有时真的有困惑,不了解一些背景,读起来较累。我在与学生交谈时更多的是谈形式和构成语言。所以对画尤其抽象画的文化背景要知道一些,不然会难言!有许多故事需要听点、交流一下。一个纯粹的抽象画家他的图式无须文字解读,能让我若有所思。
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的徐本方认为:萧勤画的制作品质也很好。他应该是有倾禅宗或佛教的,对于她女儿去世后“人生无常”的作品,我特别能感受到他要表达的东西。抽象艺术作品可以有很多解读方式和欣赏角度。
上海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的汪燕老师觉得,了解画家必须欣赏原作,到中华艺术宫现场观摩机会难得,在不同层面对学生引导与解惑,产生不同的理解与感悟。
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的金咏梅老师表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标准,作品乃作家、画家功力学养之全部,包括人生历练、处事态度,才形成芸芸众生间的艺术形式和艺术价值,才令每个人都不可替代。
上海市逸夫职业学校的唐啟良老师认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艺术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进行艺术理论创新也就永无止境。
美术专业中心教研组组长,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的薛志雄校长认为:抽象艺术需要每个人用心去感受,即使对同一幅画作,也可以多维度地设想几种不同的解读可能性。一幅优秀作品会对每个人的不同时期、不同境遇下,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共鸣。对中国艺术家的宣传和美术展馆事业更有信心,对中职学生的艺术教育的学习重视程度的充满了憧憬。
领导和专家们为萧勤抽象艺术传播作出了不懈努力,让我们异常感动,参与活动的中职生们也纷纷表示能参与“走进艺术宫的大教室”的学习受益匪浅。通过参观、讲座、导览和交流,不仅走近了大师的艺术作品,更走近了大师的精神世界。他对生活的态度、对艺术的不断追求与探索,才使得他在东西方的艺术领域里,成为抽象艺术的核心人物和引领者之一,追求自己的艺术世界和艺术教育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文教结合,走进艺术宫”项目获得2017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项目。作为中职美术中心组成员,还要继续研究适合中职生的文教结合的“无边界教室”的公共艺术教育模式。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上,也要延续萧勤先生孜孜不倦的艺术追求,并不断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