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主题教育
逸夫职校:“大同之心”
——逸夫学子聆听中华艺术馆馆长李磊《走近萧勤》艺术讲座
    作者:学生记者团 袁梦

2018年427日,中华艺术宫的多功能大厅中聚集了一群逸夫学子,他们是来自华山分部美术绘画二年级的学生,今天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出教室来到美术的殿堂,接受艺术的熏陶。

有幸能听到李磊馆长的艺术讲座,对身为美术绘画专业的同学们来说是十分有益的,通过馆长对萧勤先生的介绍和作品解析,学生对大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萧勤先生于1949年赴台,师从李仲生先生习画;1956年赴欧,先后在巴塞罗那、米兰、纽约、巴黎、伦敦、德国各地居住,进行创作。1956年在台北创办“东方画会”,全中文地区第一个抽象艺术团体。他是中国抽象艺术的开拓者,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实践者与推广者,也是国际现代艺术的参与者与推动者,在中国当代艺术界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萧勤先生在2017914日向中国艺术宫捐献其82件毕生代表作,在今年合作策划推出了“回家”的作品大展。其中最重要的包括作品《大同》,这是本次讲座的主题,也是先生的核心理念。他曾说“‘大同世界’是一个平等、博爱、和谐、互助的正义社会,这是一个理想世界,而这个世界是属于大家共有、共享的……我觉得中华民族最后一定是大同,而且会领导世界走向大同。”画面上呈现的是不同鲜艳颜色的圈环环相套,但画者表达的是人类追求的标识,“共识”与“共鸣”。就像习主席说的那样“我们要画出人类世界的最大核心圆。”萧勤先生透过画作告诉我们人类最后的归属是大同世界。

这次讲座,让同学们对艺术的观察产生了新的视角,萧先生所表达的艺术境界不仅仅只是表面上看到的图形的相互排列、点线面的数量变化、没有规则可寻的涂鸦。它是一种抽象的意识形态、一种观念艺术,是图像表达的观念。而这种艺术灵感的瞬间能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仔细观察生活的人便可以捕捉,体会作品的深层含义是学习绘画的一大进步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