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周的寒冷,春天已经悄悄来到。3月26日早晨,逸夫职校华山分部照例举行了一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周。
本周升旗仪式的广播准时在校园响起由瞿迪舜和徐夕敬同学为我们带来的本周要闻回顾有: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仪式,欢迎喀麦隆总统保罗•比亚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3月22日,应急管理部干部大会在京召开。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宣布了中央关于应急管理部领导班子任命的决定。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黄明,部长、党组副书记王玉普出席会议并讲话。应急管理部党组副书记付建华,党组成员孙华山、郑国光、黄玉治、叶建春、尚勇、艾俊涛、王浩水出席会议。3月21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3月21日上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召开中层干部大会,宣布中央关于组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领导班子任职的决定。慎海雄同志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党组书记。
本次由美绘二(1)班徐夕敬、王文怡、时嘉源同学主持升旗仪式,主题为“严守校规谨遵公德 做文明中学生”。
一、严守校规
校规是学校所定的学生必须遵守的规则,用来规范一个学校师生的语言和行为。大家都知道,军队是一个有力的集体,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有枪有炮,而是因为他们有一条铁的纪律,而且对违反纪律的人绝不姑息。我们要明白纪律的重要性,要意识到,学习、生活过程中都需要遵守纪律,需要约束,需要规则。在纪律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才会更有秩序,更加高效。
二、谨遵公德
社会公德是指对公共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提出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在我国现代社会中,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为:
1.文明礼貌: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举止文明以礼相待。自觉杜绝说脏话、随便猜疑、欺骗他人等恶习。
2.助人为乐:在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爱人者人恒爱之,信人者人恒信之。
3.爱护公物:爱护公共财物是社会公德极其重要的内容。尤其在公共场合更要注意这一点。
4.保护环境:为了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的环境整洁、舒适和干净,保障社会成员的身体健康,每个公民都应当讲究公共卫生、保护生活环境,这也是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5.遵纪守法:法律是对公民行为的必要约束及规范,是对道德的补充。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纪律,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我们都应自觉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纪观念,自觉用法纪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履行法纪规定的义务,真正做到知纪懂法,遵纪守法。
三、 做文明中学生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文明的中学生呢?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讲效率,做勤奋学习的中学生
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见解。主动学习,按时完成作业。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坚持锻炼身体。
2、讲礼貌 做言行文明的中学生
在平时的谈话中,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注意场合,态度友善。接受或递送物品是要起立并用双手。尊重教师,见面行礼或主动问好,回答师长问话要起立,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要诚恳。
3、讲友善 做关爱他人的中学生
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对待、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乐园!
4、讲诚信 做表里如一的中学生
“一诺千金,说到做到”,也就是说我们要守信用,重承诺,它要求我们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忠于自己的诺言,“言必信,行必果”,不自食其言。
5、讲卫生 做身心健康的中学生
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穿戴整齐,朴素大方。讲卫生,不仅仅指身体的清洁,还包括身心方面的卫生。举止文明,不说脏话。
6、讲自主 做自强上进的中学生
人类发展的每一步无不是创新的产物。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创新,勇于创新,敢攀高峰,我们的社会、国家和个人才能发展。我们的生活需要创造,我们的学习也需要创造,在学习中,不断为自己定下目标,让自己不断的上进。
7、讲纪律 做遵纪守法的中学生
遵守国家法律、交通规则、公共秩序、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8、讲勤俭,做孝敬父母的中学生
经常与父母交流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尊重父母意见和教导。对家长有意见要有礼貌地提出,讲道理,不任性,不耍脾气,不顶撞。
相信只要做到以上几点,我们就可以成为一名严守校规、谨遵公德的文明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