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丹老师作为二年级组班主任的代表,开设了一堂主题为《乐为小善 勿为小恶》的教学节评优课。
本次课分设五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小品导入,引发思考
学生通过观看小品表演,引发:“小事能轻视吗?”的思考。
环节二:故事明理,正确导行
通过讲述留学生的故事、身边的故事、名人的故事、学长的故事,通过渐进式问题的设计,学生在回答问题中激发感悟,理解和明白“小”中有“大”的道理。
环节三:联系实际,自我反思
顾丹老师灵活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现场呈现班级中存有的问题并进行自我反思。
环节四:总结倡议,实际践行
通过课堂表现,教师及时进行总结,运用名人名言等方式进行课堂提升,并提出倡议与同学们共勉。
环节五:从我做起,日行一善
这是课堂的延伸。
整堂课以朴素的形式呈现出来,教师把学生分成5个小组,以全开放、原生态的形式呈现,让学生充分发表观点,从而能以小见大,充分结合学校规章和自身形成行为准则,真正实现了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对教室环境的布置,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学校青藤文化的渗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尽管班会课的时间很有限,但学生能在较短的课堂时间里产生思考,充分发表想法,并能初步形成行为意识,较好的实现了班会课的功能,相信在后续的教育中,此节课已经取得了应有的效应!
课前,二年级磨课组对顾丹老师的课进行了多次磨课,从课题的确立、教学环节的设计、问题的设计、故事的选定、信息化手段的运用、环境的布置、学校德育工作的相关数据收集等诸多方面,都群策群力,贡献集体的智慧。
整个过程中,我们体会最深的是上好一节班会课真不容易,借顾丹老师的这堂课,我们在磨课、开课、听课中学习成长,如何让班会课发挥育人的最大效能,我们还需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