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中本贯通学生的食品专业素养,2017年12月19日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本贯通班学生在班主任陈晓芳的带领下,前往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101参加现代食品技术大讲堂,倾听由光明乳业研究院产品中心研发总监徐致远的“集成科技创新推动品类升级——常温酸奶诞生之路”专业讲座。
本次专业讲座徐总监从“公司与个人介绍”、“常温酸奶品类诞生的背景”、“常温酸奶创新内容与技术成果”、“常温酸奶的临床功效”、“常温酸奶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集成式科技创新”六个方面分享了常温酸奶的诞生之路。
创新源于市场需求
徐总监首先从亲身经历的事例展开:因朋友生病住院,在医院看到了当时我国尚未成熟的冷链技术对冷藏型酸奶需求的影响,进行了酸奶组新品方向征集:提出常温酸奶概念,开始常温酸奶市场调研、配方与工艺研究。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使国内乳业陷入了低潮期,企业急需以创新的产品来开拓新的市场,常温酸奶项目由此正式立项。
创新之路充满艰辛
常温酸奶里面是否有活菌,如果有活菌又如何保证风味不产生变化?如果没有活菌,那么它还能保有和冷藏酸奶一样的功效吗?这或许是许多消费者的疑惑。徐总监带领的团队在研发过程中也碰到了诸多的技术瓶颈,常温酸奶的常温货架期4-6个月,经过二次巴士杀菌工艺,要在保质期内保持产品稳定性,就需要独特的菌种要求、独特的工艺要求以及独特的配方要求。走访了保加利亚的长寿村莫斯利安,集结了营养学会、高校、设备、包装等各行业专家,经过一系列测试和论证,最终首款常温酸奶于2009年开始上市。
创新建立科技壁垒,提高企业竞争力
常温酸奶的创新聚集了利乐、杜邦、保加利亚科学院、上海市营养学会、哈西亚,聚集全球助力合作创新。徐总监告诉同学们,食品行业的技术深度不高,简单的创新很容易在短时间内被复制甚至被超越,要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就要集配方、工艺、设备、包装于一体的集成式创新,通过整合全球资源来促进创新,建立技术壁垒,显著提高企业竞争力。
最后,徐总监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在未来跨界竞争是大势所趋,集成式科技创新将成为常态,希望大家勇于做第一吃螃蟹的人。正如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及创新,创新驱动是国家的重大战略之一。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作为中本贯通的学生更要领会创新的意义所在,才能成长为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