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3号,大众工业学校现代制造系15级学生来到景色秀丽的红色革命基地——沙家浜,开展为期一天的素质教育活动。沙家浜位于江苏常熟市阳澄湖畔,景区树木葱茂,绿水葱葱,座座小桥,片片农舍,掩映在麦海绿浪之中,一派盎然生机。同学们来到这,感受优美的自然风景,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在受到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愉悦了身心,放松了心情,收获颇丰。
革命历史,代代相传
踏入教育基地,同学们就被纪念碑上遒劲的大字所吸引,它犹如风中飘扬的旗帜,指引着我们沿着革命烈士的足迹,追寻峥嵘岁月中所发生的悲壮情景。
走进纪念馆,大家在肃穆中瞻仰了抗日战争时期,在沙家浜革命根据地英勇抗击敌寇的英雄战士。随后同学们观看了“芦荡火种”、“鱼水情深”、“痛歼敌寇”等为主题的革命历史图片以及当年新四军和地方抗日武装使用的大刀、土枪等革命文物。
同学们再次重温了那段火热的革命史。沙家浜这片革命热土,在寻求解放和抗御外侮的斗争中,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光荣历史。早在1935年5月,革命的火种已经撒向这片田园水乡,新四军东进,与常熟地方抗日武装会师,在阳澄湖地区开辟了敌后游击根据地,打击日伪,开展具有一定规模的抗日武装斗争。4个月后,部队奉命西移,留在沙家浜的36位伤病员,以芦苇荡为天然屏障,依靠无数个像“沙奶奶”那样的革命群众,一边养伤一边开展艰苦卓绝的敌后游击斗争,谱写了一部壮丽的革命历史。
春到人间,芦苇荡漾
参观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后,同学们游览了独具沙家浜特色的芦苇荡。
现代制造系的学子们三五成群,顺着小道,游览了各个景点。满眼江南水乡的风光,蓝天盈盈,绿水悠悠,座座小桥和片片农舍相映成趣,纵横交错的河巷和茂密的芦苇荡,构成一个辽阔、幽深而又曲折的水上迷宫。沿着芦苇和岸柳相伴的小道走向芦苇深处,一路芦香扑鼻,两岸芦苇比人还高些许,成片漫漫的芦苇密密匝匝。
以浩荡的芦苇、宽阔的水域和茂密的绿化构筑成江南水乡大自然绿色生态景区,处处渗透着沙家浜传奇人文积淀以及艰苦卓越的抗战历史。
游览过程中,同学们观看了以水、渔、米、耕、戏为主线的特色表演。兴致高昂的几位同学还荡起双桨,划起了小舟,碧波之上,橹声咿呀,渔歌阵阵。万绿丛中,鸟儿婉啼、苇香扑鼻。大家在此寻觅《沙家浜》故事,追寻阿庆嫂、郭建光的踪迹,忘却了烦恼。
古色的老街带来时代的回忆;生机的湿地带来舒畅的心情;静谧的湖面带来无限的遐想,沙家浜景区里的这一切让同学们感受到丰厚的人文气息,体会到了春天的魅力。
为期一天的素质教育结束了,但是它浓重的历史气息却时刻激励着每一位大众工业学子,作为15级准毕业生,相信他们定能在革命前辈的感染和熏陶下认真踏实的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顺利毕业,踏入工作岗位,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尽献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