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特色展示 > 行为规范示范校建设
新桥职校:携手同行 互惠互利
——松江区首批校企合作基地接受绩效评估
    作者:新桥职校
         2017113日,松江区教育局、松江区人保局、松江区财政局三方有关领导组成绩效评估小组,实地查看新桥职校与美尔森电气保护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斯必能通讯器材(上海)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校企合作基地。与企业负责人员沟通、探讨、调研、评估松江区首批校企合作基地一年来的项目开展情况。

抓住新机遇,使校企合作更紧密

201611月,新桥职校与美尔森电气保护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斯必能通讯器材(上海)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政府指导下开始了合作。其实这只是一个新里程的开始,学校与两家企业的合作由来已久。学校早在2012年就与斯必能公司开始了校企合作、与美尔森也早在2013年就开始往来了。所以这次松江区首批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项目伊始,学校在挑选企业时就思考,选什么样的企业建设?如何与企业共同发展?怎样的企业能深入合作?美尔森与斯必能在职业教育理念、企业文化和员工培养模式与学校在教育理念上的高度融合成就了双方之间的进一步合作,也让双方在合作上更加紧密。

创新新思路,让校企合作更扎实

自首批校企合作基地签约以来,双方根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基地”的指导方针与开展要求,从制度、人员、项目、模式、资金等各方面进行完善、落实、监督,务必使双方的合作真正落地、扎实。

比如在美尔森基地,学校除了为企业开展通用性的职业技能的培训外,特意根据企业的需求,量身打造了“私人定制”式的课程,单独拟定教学计划,实时调整授课内容,针对性地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员工的技能知识水平,提升了员工的生产效率,受到企业的欢迎与好评。而在斯必能,在原有合作基础上继续延升外,利用学校教师暑假进企业的契机,发挥教师的教研优势,为企业编写、整理、汇总了一整套适合企业培训、培养、选拔、提升员工个人素养、技能水平等全方位的系统性的考核文本,令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赞不绝口。

而在企业进校园项目,两家企业也各不相同。美尔森将企业课程带进了学校,美尔森金牌课程——安全培训、10大黄金法则、沙盘模拟培训游戏——沙漠掘金,从安全意识、工作规范到团队合作、计划制定、执行力的实施,让学生在校园开始体验企业的真实情况,在课堂中融入企业的文化、需求,真正地体味与企业零距离。斯必能则将职业发展、个性指导带给学生,企业花大价钱购买了专业的职业锚测评系统,可对每一位有需求的学生进行测评,并指出其职业发展的方向,技术能力的学习方向,针对性地将企业需求与学生需求对接。

开辟新途径,促校企合作更深入

在听取了企业对校企合作项目的汇报后,三方领导一致认为,新桥职校与两家企业的合作是非常务实的合作,是实实在在的合作,对双方发展都是一种促进,真正实现了互惠互利,但同时也对下一步双方的合作有了更大的好奇。

美尔森的人力资源部盛筱伟经理根据学校、企业的实际情况、现实需求,希望学校能进一步在员工培训上给予帮助,并将企业需要的课程知识碎片化处理,让员工在不影响生产进度、不增加员工负担的前提下学习并有收获,而企业也可以对学生更加开放,学校可以使用企业的资源进行授课与学习,让学生在学校的不同阶段都可以体验产品的生产线,让企业文化、企业理念早点进入校园。

斯必能公司在与学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同时,互相聘请企业的高级经理和学校的校级领导为对方的高层,将双方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而且施航经理在听说学校下一步将在机器人方向开展课程时积极表态,希望给予帮助,配合学校的转型、创新,希望学校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在说到希望学校提供哪些帮助时,生产营运部高级经理邬经理特别提到了双方刚刚起步的“老旧机床改造”项目,他希望此项目能在新桥职校教师的大力支持下,将企业多年前高价购入的6台机床更新换代,重新注入新的生命,在生产线上发挥作用,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听取了企业的汇报、交流了校企合作中的种种细节以后,松江区教育局职教集团领导充分肯定了新桥职校与美尔森、斯必能两家企业的校企合作项目,表示这样的校企合作才是我们想要的合作,才能适应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大发展,才能真正将“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