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作为上海文化地标之一的大世界是老上海历史变迁的时代缩影。时隔七年后,重新对外开放的它,依然保留其传统建筑风格。2017年5月9日,在大世界百年华诞之际,推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优秀实践案例展活动,我校受邀有幸出席,由宋圣伊老师和王璐同学现场助讲老年珠算实践活动。
五彩纷呈的非遗作品首先映入眼帘:制版精良的古典旗袍、栩栩如生的人造面塑、精致立体的海派剪纸、灵活生趣的海派木偶以及琳琅富丽的手工绒绣……强调以人为核心的非遗作品凝聚了先辈无穷的智慧和纯手工技艺以及精神。这些活态遗产无不为我富饶中国的灿烂文化绘写一笔骇人气魄!
观览如此之多的手工精品之后,在上海市珠算心算协会的带领下,我们对珠算作了详细的介绍和现场演示,一同参与其中的,还有一位社区老年人和一位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这样巧妙的安排正是体现了珠算技能的延续和传承。经我们了解,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珠算似乎成了他们那个年代所必需的学习工具,占据着整整一个童年的时光。珠算——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能,曾有一段时间被人们淡忘在生活中,对此,许多人流露出了遗憾和感慨。但真正有涵义又有渊源的人类艺术是不会被磨灭的,近年来,珠算逐渐走进社区、走进幼儿园、走进职业院校,也成为老年人健脑健身的一种实用技艺。在助讲过程中,也有不少人与我们进行了切磋比拼,与其说是一场激烈的比赛,还不如看作是两代人的思想碰撞和文化交流。一天的讲解演示顺利告终,但非遗珠算保护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部分会计专业还保留着珠算课程,这也是实行非遗保护的一项重要举措。非遗保护正在路上,我们也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