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特色展示 > 行为规范示范校建设
大众工业: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打造职业教育骨干
——记市数控技术应用名师培育工作室联合活动
    作者:大众工业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名师培育工作室创建工作实施意见》、《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名师培育工作室管理暂行办法》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名师培育工作室工作,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旨在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本着资源共享,贴近教师主体发展的理念,筹备近一个月的数控技术应用名师培育工作室联合活动如期于2017519日下午在上海高级技工学校技能楼三楼举行。

本次活动特邀了上海市第七届教学法评优的两位资深评委和参与机械大组的两位获奖老师,他们分别是企业专家邵国清老师、连任6届评委的吴建蓉老师和来自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的一、二获得者郭玲玲及郏豪杰老师。参与活动的主要是来自4个数控技术应用名师培育工作室的主持人和学员。很庆幸,各位老师及专家准时来到会场,高级技工学校副院长万军老师主持会议,介绍本次活动的目的及意义,接着直接进入主题,按会议流程主要分三个环节进行。

环节一:获奖感悟,分享经验

两位老师主要分别从准备、选题、思路、磨课、策略、体会及反思等方面进行详谈,表明一定要学会耐得住寂寞,学会不厌其烦地做事,一步一个脚印。他们成功的地方就是选题分明,中心突出,围绕课题进行有效教学。教学手段中主要引用了当今的教学时髦语,360云盘翻转课堂、微课、角色转换等。强调不要因为信息化而信息化,“学”、“做”、“教”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郏豪杰老师一句经典的话很好地诠释了他的参赛历程,即“别人虐我千百遍,我待别人如初恋”。的确,一次又一次的磨课没关系,只要我用心对待,用“初恋”的感觉对待任何事,相信成功不会离我很远。

环节二:语重心长,总结得失

两位专家先后进行了全面的“得失”剖析。14所学校21位参赛老师,大多都能做到课题选题分明,任务引领,明确要“教什么”;关联学习、转换学习和拓展学习在课程设计中均有体现,教学的信息化手段运用恰到好处,体现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但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机械图纸不规范和没有板书。

来自企业一线的邵国清老师说:“企业生产中图纸就是生产命令,而对于教学来说图纸就是教学命令”。参赛的老师中约有70%~80%的机械图纸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严重的低级错误。譬如圆柱直径标注漏了“Ф”符号、极限偏差上偏差或下偏差等于“0”时竟然会出现“+0”或“-0”的现象、内螺纹剖面线画到大径处以及未注公差说成自由公差等。邵老师在讲述期间强烈强调图纸的规范性,在中职学生认知过程中要注重职业能力的提升,一定要切合学生的认知条件和认知能力,切不要脱离实际,否者我们的教学就是误人子弟。

连任六届市教学法评委的资深专家吴建蓉老师说:“教学法评优是中职教育的名片,中青年教师一定要抓住机遇。”连续两届教学法评优的主体是“让教法更贴近学生”,吴老师建议一定要先学会审题,不仅课程的整体设计很重要,而且课题的单元设计更重要,要很好地处理知识点和技能点的衔接,凸显课程的饱满度。本届教学法比赛,虽然教学信息化用得很好,但不能忽视老师与学生的交流,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而交流的平台就是板书。比较可惜的是本届比赛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老师没有板书,建议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譬如机械制图课程老师的基本功和板书决不能扔掉。最后,吴老师从自身总结了本届教学法比赛的体会,她认为参赛老师获得成功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重视,离不开团队的群策群力,离不开老师的自身努力和钻研,离不开教学的严谨和规范。她语重心长的告诉与会老师:“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千万不要相信急中生智,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环节三:教学困惑,寻找帮助

会议的最后就是专家、导师和学员的互动环节。对于这样一次难得的数控专业老师之间的一次大盛会,我们的学员也要好好把握机会,畅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来自新侨的邓昌伟老师提出:针对现在机械制图教学的新、旧标准,他发现很多企业还在沿用旧标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邵国清老师给了肯定的回答:作为老师一定要具有前瞻意识,毕竟企业的目标是走向国际,新、旧标准老师们一定要仔细研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

在会议期间,邵国清老师曾经提到金属材料热处理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而针对这个要求,罗璐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烦恼。由于自己没有实践经验,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也只能靠死记硬背进行授课,苦于没有机会到合适的企业进行实地观摩。为此,万军老师给予承诺,在以后的工作室活动中会给大家创造机会,解决大家的困惑。

这次的活动历时两个半小时,很感谢两位专家毫无保留的提醒和建议,为我们每一位老师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感谢来自不同学校的学员,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职业教育的希望,勤学好问,努力想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