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0日下午第三节课班会课,来自民生村镇银行的金融理财师为我校学生就预防电信诈骗,了解金融知识,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做了专题讲座。此次讲座在我校阶梯教室进行,我校信息中心通过多媒体手段为全校学生同步直播了此次讲座。
近日,学生遭遇电信诈骗的事件被接二连三地曝出,这些事件的背后所反映的是信息泄露问题的严重性,但理财师表示,信息泄露不是靠一己之力就能解决的。对学生群体来说,一旦碰到电信诈骗,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防止自己被骗。
因此,理财师总结了一些现在已经盯上学生的电信诈骗手段,并给出了防骗建议,并让同学们了解助学金诈骗、假冒公安局诈骗、机票退改签诈骗、冒充银行发短信附链接等惯用手段。
上海一大二学生小文订机票后收到诈骗短信,对方自称是航空公司客服,以小文的航班被取消,在ATM机上办改签可获得补偿为由,诱导小文按照提示操作。结果,小文全年学杂费6100元被转走。理财师建议,机票退改签的诈骗短信不仅是学生群体,很多订过机票的人都收到此类信息。提醒大家一旦收到这样的信息,及时致电航空公司官方客服电话,询问航班信息,不仅能避免被骗,也能确保自己可顺利登上航班。
广州一准大学生就在前两天收到显示为工商银行的客服短信,说可以查相关信息,并附链接。小婷便点进了短信链接,输入了银行卡账号、密码及手机验证码。没想到,几分钟后,小婷收到银行扣费短信,显示扣费4985元,这也是小婷一年的学费。
理财师建议,和冒充公安局的一样,冒充银行还有电信公司等机构的也很多。收到这样的短信,如果需要查询信息,可以直接去ATM机上查,也可以直接登录网银查询。短信中附带的任何链接都不要点击,更不要输入个人信息。
理财师告诉同学们,实际上,骗子的诈骗手段还有很多,学生一定要保持警惕,做到不听不信不睬。请勿轻易相信陌生的电话短信所提示的交易性的信息,保护好自身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