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草长鹰飞。2017年4月28日,我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中本贯通班的师生们在学校的组织安排下,来到对口的工程技术大学汽车工程专业,进行主题为“走进工技大,遇见未来的自己。”的参观学习活动。
汽车工程学院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二级学院,坐落于松江大学城。是上海市最早创办汽车专业的学院。而今,在我国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利好趋势下。我校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即是乘着这股改革的清流,与毗邻的工程技术大学合作办学的首届中本班。天时、地利,我们可谓尽在囊括。
此次活动得以顺利成行,我校汽车工程系徐华伟主任做了精心幕后准备工作。从起初的策划行程到当天的时时电联。故我们一抵达工技大汽车工程学院。学院的某老师,就用亲切的笑容化解了我们初来乍到的些许陌生感。而后,我们在其带领下进入参观。
本以为,这会是一次纯观赏之旅。参观的第一站,就让我们的“原以为”变为了“误以为”。汽车悬架实验室,汽车变速实验室,汽车发动实验室。一站站走去,让我们感慨,不愧是上海市汽车类专业门类相对齐全的学院。同学们刚开始的“听”,不自觉的演变为“动”。对着面前的教学“大家伙”,摆弄不停。时不时和身边的小伙伴,交流下体会。原本冷冰冰的实验室,瞬时充盈着青春的气息。遇到不认识的“新朋友”,或是按图索骥,或是直接提问,获得答复。这是我们想要的画面:用更直观的体验,带动他们更加肯定自己的选择,热爱自己的专业。
肯定选择,热爱专业。是我们此行的追求。从现场的氛围看,我们能已获得了良好的反馈。但我们的追求不止于此。我们更期待学生有持续的内驱力。在我们看来,他们有持续的内驱力,是我们处理“人和”的关键点。
对于我们这个团队,不言而喻,“人和”的小目标就是中本班的41位同学都顺利通过三年后的转段考,顺利进入工技大继续深造。而后的一切一切,都要以此为基石。我们所有能做的事止于“辅佐”。他们,需要爱汽车的速度,更要有专研的激情。
闭门造车,向来不是职业教育的教学核心。对中本班的教学亦是如此。文化课,我们与普高接轨。专业课,我们提供平台考工考证。除此之外,我们更是采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其保持高昂的学习劲头。此次参观工技大就是我们阶段性鼓舞其士气的一招:参观更为系统的汽车实验室,行走在杨柳依依的开放式校园。微风拂面,阳光沐浴。可以肯定,来这儿,是我们的小目标。三年后,我们在工技大的身份不是参观者,而是参与者。
今我来也,杨柳依依。虽未载歌载舞,但以心向往之。未来的自己,三年后更好的自己,希望在这儿可以遇到:是教学楼里认真听讲的自己,是实验室里尽心专研的自己,也会是闲暇时三五成群漫步校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