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下午2时许,我校校长高炬、党委书记林国新带领校办主任迮育彪、信息中心中主任涂钧、王翊君老师、学生处主任杜海燕、总务处主任吴永观、教务处副主任俞建雄、校办副主任程佑林一行9人,驱车200多公里,来到宁波职教中心,考察、学习宁波职教中心信息化建设,受到宁波职教中心校长张国方,校办主任贺小军、信息中心主任周立山老师等的热情接待。
校园文化 激发潜能
走近校园,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穿过走道,草地上一方滚圆的石头吸引了我们的注意,上面镌刻着一枚金色鹅掌楸叶,这种树是国家二级保护稀有植物,树形高大,笔直的树干,宽阔的树冠,其叶子如给人温暖和信赖的大手掌。色彩明快的蝶形鹅掌楸叶是校标主造型,寄言职教中心人坚守足下的土地,弘扬“大爱”,正言直行,象征在“激发潜能,成就卓越”的校园精神感召下,丰富的专业课程和隽永的校园文化将引领职教中心学子“破茧成蝶”,翩跹舞动人生路,成为“受社会尊重的人”。
校长张国方要求学生做到:手中有艺,腹中有墨,肩上有担,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脸上有笑。
学校文化墙、橱窗及文化雕塑等,无一不给人深刻的印象。学校努力打造“园林式”校园,力争突出特色,意在不断激励全体教职工执着追求,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干劲。
实训文化 滋养工匠
我们首先来到学校数控实训基地,由于接近晚上,基地里没有学生,白板上还有老师的板书,数控机床整齐排列,机身一尘不染,工具摆放整齐,“3Q”、“7S”实训文化理念端正挂在墙上,培养着同学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物流实训室,老师正带领同学们运作跨境电商,与淘宝、阿里巴巴合作,把浙江沿海制造的一些手工艺品、衣服销往世界各地;在木工实训室,学校聘请的师傅演示了"鲁班锁"的开关技巧,给我们讲解了中国锯与外国锯的优缺点。
学校结合宁波市地区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需要,构建了信息技术类、智能制造类、经济贸易类和现代交通类四大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体系。其中,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是国家级示范专业、宁波市重点发展专业,数控技术应用是省级示范专业、宁波市品牌专业,轨道交通专业是浙江省特色新兴专业、浙江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宁波市重点发展专业,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是浙江省中职教育优势特色专业;计算机及应用和数控技术应用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
智慧校园 领航成长
在会议室,周立山为我们演示了神奇的智慧校园。他给我们讲了桌面云的应用、智慧校园卡、多媒体远程控制、太阳能热水器智能控制RFID资产管理、移动图书馆、智慧校园管理平台,资源与网络数字管理平台等7大信息系统的运用。如:校园一卡通系统具有电子钱包、图书借阅、智能门禁、云打印身份认证等功能,还能在学生走班上课时考勤,教师轻松实现了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生走班管理。车载蓝牙识别系统,教师车辆出入学校时,校门会自动开启。邮包提醒系统将教职工的各类邮件和包裹信息及时通知到手机,等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校长张国方说,以前学校各部门信息化系统基本上仅从满足本部门需求出发设计,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学校有桑田路和姚隘路两个校区,“信息孤岛”给学校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教师们常因“信息孤岛”不得不频繁奔波于两个校区之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启动智慧校园建设:着力构筑“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即以应用驱动为主线,实现教学智慧化和管理智慧化两翼齐飞。实现了“万兆到楼宇,千兆在桌面,无线网络全覆盖”,开发了很多方便师生生活的智能服务系统。
智慧校园建设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助力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在历年的高职及3+2班技能考中,该校各班成绩优异,各专业录取率大大高出省定录取比例。
参观学校,我们感到,学校环境雅致,文化内涵丰厚,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战线上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