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海市“十三五”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办法》的精神和要求,学校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工作,按照区级职教集团和徐汇区师资进修中心的要求,通过前期的课程申报和方案设计培训,《课程标准研习》课程通过了审核,正式进入上海市区级教师教育管理平台并开班。
从16年年底至今,学校教育开发研究室立足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基于学校的上海市专业课程标准开发和国际化水平课程标准开发的经验,申报了《课程标准研习》课程。
课程的开发是在发放问卷、访谈、座谈、问题征集、教研活动、课堂观察等基础上,提取基于教师需求和指向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素养的关键问题,再进行筛选、归纳出的课程开发及教学时效性的关键问题,然后确定“课程标准研习”课程研建的内容结构,课程共分为七个模块内容实施:专业标准开发原则及思路、课程标准开发原则及路径、上海市文化基础课课程标准研习、课程标准与教学的关系研讨、教学平台课程学习、基于课程标准开发校本教材的原则和教学设计交流。
课程标准是指导教材开发、教学实践的依据。基础专业教师通过对课程标准开发的研习,深入了解学校专业特点,有利于在基础课的教学过程渗透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研习、熟悉课程标准能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学校经过前期各专业部及基础部老师的努力,目前已各个专业已经开发了相应的课程标准。在开发过程中,虽然涉及到很多教师,但每个教师更多关注自己开发的课程,对其他教师开发的课程了解不多。另外,作为基础部老师,对专业课标准不够熟悉。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在校内进行一次集体对课程标准进行研习,使得专业组的教师对专业课程标准总体原则和思路有总体的了解,对自己不熟悉的某些课程标准开发思路能进一步熟悉。
该门课程是基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研修课程,课程共计40学时,培训时间贯通本学期,培训形式多样化,包括专家讲座、头脑风暴、交流研讨、结合案例讨论和团队研修;课程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以学员的参与度、互动交流发言情况为记录,结果性评价为基于课程标准的研习,结合实际教学,提交教学设计一份。教学设计的评价考核是否突出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教学理念为依据。
课程学校教育开发研究室和人事部门统一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师资管理员将做好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将培训计划、培训总结、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人员、培训效果、教师的培训笔记、教师个人的心得体会等归入档案内容,有利于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
校本培训《课程标准研习》课程是“十三五”期间,校级培训的开局之课,是学校积极配合“十三五”上海市中等职业教师培训学分管理的主动表现。学校坚持“发挥主体性、坚持针对性、突出实效性、加强实践性”为原则,落实和推进教师培训学分信息化管理,进一步激发教师参训动力,促进教师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