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实践活动 > 主题教育
大众工业:预防电信诈骗,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记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国旗下讲话
    作者:学生处
        近期,利用手机短信、电话和网络等通信手段实施电信诈骗犯罪活动日益突出,而随着技术的发展,诈骗手段也在不断翻新,让越来越多的人中招。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法制副校长沈燕忠警官在升旗仪式上,为全校师生针对“电信诈骗”的问题,进行了法制教育。

沈警官讲述了电信诈骗的多种手段,诸如法院传票、购车退税、猜猜我是谁、短信直接汇款、无担保贷款、冒名顶替向事主的QQ好友借钱、虚假中奖、网上和电话交友等。尤其是现在校园贷在学校里悄然兴起。

沈警官提示学生们,要有反诈骗意识。俗话说: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当然,“防人”并不是要搞得人心惶惶,关键是要有这种意识,社会环境千变万化,青年学生必须尽快适应环境,学会自我保护。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防范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对于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在提倡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同时,要提高警惕性,不能轻信花言巧语;对于任何人,尤其是陌生人,不可随意轻信和盲目随从,遇人遇事,应有清醒的认识,不要因为对方说了什么好话,许诺了什么好处就轻信、盲从。要懂得调查和思考,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反应。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不能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择业和出国;发现可疑人员要及时报告,上当受骗后更要及时报案、大胆揭发,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其次,不要感情用事。诈骗分子的最终目的是骗取钱财,并且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骗走。因此,对于表面讲“感情、哥们儿义气”的诈骗分子(特别是遭受不幸的“落难者”、新认识的“朋友”、“老乡”),若对你提出钱财方面的要求,切不可被感情的表象所蒙蔽,不要一味“跟着感觉走”而缺乏理智,要学会“听、观、辨”,即听其言、观其色、辨其行,要懂得用理智去分析问题。最好能对比一下在常理下应做出的反应,如认为对方的钱财要求不合实际或超乎常理时,应及时向老师反映,以避免不应有的损失。

最后,沈警官提示同学们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人的感情是主体与客体的交流,既是主观体验也是对外界的反映,本身应该包含合理的理智成分。如果只凭感情用事、一味“跟着感觉走”,往往容易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