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推行中职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志愿者服务被作为重要的德育活动提出。为提升汽车工程系全体学生的志愿者服务意识,开拓志愿者服务面,丰富志愿者活动内容,我系以位于松江区叶榭的“幸福老人村”作为实践基地进行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师生志愿者活动。
签手志愿者实践基地,打造汽车系微“孝”名片
2016学年第一学期,松江区第一个以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就近养老问题,让城市老人体验农村生态养老的“幸福老人村”正式成立,作为一个非盈利性社会组织,“幸福老人村”大量的公益活动由来自松江区各平台的志愿者分担,在此背景下,我校汽车系黄超、徐华伟老师对“幸福老人村”进行前期考察,并和村长蒋秋艳女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沟通,确定了以微“孝”农场、“孝”亲瓶、微“孝”工坊等志愿者活动作为我系学生志愿者基础活动内容进行基地共建,并对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人数以协议书的形式进行了书面备忘。12月8日,基地负责人蒋秋艳女士和我校分管德育的杨莲芸副校长分别代表两方进行了实践基地共建签约活动,我系微“孝”系列活动也正式步入轨道。
以特色班级建设为契机,打造“志愿者”服务试点班
2016学年第一学期,汽车系开展“智信仁勇严”的特色班级建设,在充分考虑到各班实际情况的前提下,216051班以“仁”文化为方向进行班集体建设,其中,以志愿者服务为班级文化重要抓手,并以第一批微“孝”志愿者进行“幸福老人村”开展实践体验,为我系志愿者服务的全面铺开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在班主任陈日骏老师的带领下,216051班级在幸福老人村开展了关爱老人的微“孝”活动,利用周五社团班会课,同学们来到老人村,为老人剪指甲、聊天、推行散步,志愿者同学们积极的心态、热情的服务、细心的照顾也得到了老人们的一致好评。此外,班级同学也体验了春耕文化、微“孝”工坊、微“孝”农场的相关活动,同学们的积极参与、老师的辛勤付出、基地的细致指导也为汽车系全面铺开志愿者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提供了活动可行性的蓝本。
春暖花开,黄浦江畔,我们在行动
2017年3月17日下午,3月24日下午,我系一、二年级约300人两批次来到了老人村,开展了“孝”亲瓶活动,同学们将准备的花草移栽到幸福老人村的路边,挖一个大小合适的坑,除去里面的杂草,再小心翼翼的将盆栽花草取出,安放好后将土掩上,最后浇水。同学们分工有序,团结合作,各位班主任也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移植,也时刻关注大家的安全。同时,我们会讲松江话的亲情组同学则和老人们进行了互动聊天,推着老人出来晒晒太阳,唠唠家常,老人们都显得很开心,负责人蒋秋艳女士说到,很多老人开始不愿意来,现在是希望争着来,这和我们志愿者辛勤的付出是分不开的。此外,我们还有分到砍竹子的男生,细小的竹子按要求分几段,提供到微“孝”工坊作为材料,这对汽修专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精细的好差事,比对、截取、整理,小工匠们完成的也相当出色。
此外,我校旅宾系党支部也利用实践基地开展党员活动,3月22日,党支部一行五人对幸福老人村进行了走访、慰问,带去了我们同学们亲手制作的糕点,和老人进行了交流,老人们非常开心,连声道谢。
志愿者实践基地的建设,不仅仅是完成综合素质评价的简单任务,更是通过志愿者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通过行动内化为学生的基本素养,在今后的共建中,我们不仅还要走出去服务社会,还要让专业的志愿者结合汽车系实际,请进来做“孝”课堂的教育,让同学们时刻感受到互助友爱的德育氛围。微“孝”聚爱,共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