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特色展示 > 案例共享
西南工程: 一颗执着的匠心
-----记成功创业老校友朱寒冰返校带领学弟学妹共创业
    作者:徐汇分校办公室

近年来,中职学生创新创业事迹屡见不鲜,然多数项目偏重于网络电商类及虚拟经营等,实体经营、实体生产的成功项目寥寥无几。

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06届毕业生朱寒冰同学,在本校毕业后继续升学,进入了一所全日制的高职,三年的大学生活,他并没有平平淡淡的度过,而是在实习的那一年,便舍弃了自己的原专业,选择了一个大相径庭的生计———创业。

跨专业统整创业

朱寒冰同学是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创业经营的是一家现代咖啡吧、饮品,借用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专业教师马翠红老师的话这叫专业统整,用所学建筑工程知识自己设计店面、自行硬装、软装。用自学的商务经营、创新创业知识管理经验自己喜欢的创业项目。

朱寒冰同学创业经营的现代咖啡吧还受到上海新闻晨报,新闻娱乐电台,生活时尚频道等多家媒体的报道,想来也是新鲜事,下面就为大家揭开这位西南校友的创业之路。

说起开店,实在的朱寒冰直说“很简单”。脚踏实地,真材实料,只要用心做,自然会出好味道,只要用心持之以恒的做,自然会开出一家口耳相传的好店。

如此简易,难道人人可做?其实朱寒冰口中的“简单”实则不易。西南三年,只要课余有时间,朱寒冰就会去很多不同的饮品店打工,双休日还会参加劳动局主办的西点师、咖啡师、营销师的课程培训,所以说他是一个建筑工程的科班生,倒不如说他在毕业前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了一名资深的懂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的 “小微企业创业者”。

采访中朱寒冰说,创业现代咖啡吧,甜品店,主要是自己喜欢,从选料开始,小店就数次更换茶叶,咖啡豆,水果的产地。从滇红到阿萨姆,伯爵到锡兰,奶源也从几个国家的产品中最终决定使用法国的奶源。 他说“每一个原料都要尝试多次才可以决定用哪一种,并且不同的原料在冬季夏季的配比因为温差大是略有不同的。”所以光是选料和每一次更新菜单,都是一个很费功夫的细活儿。

原料的确定是很复杂。但具体的生产就更说来话长了。朱寒冰的曾太祖(爷爷的爷爷辈)曾在清宫御膳房供职多年,虽不是专职御厨,但其对饮食之道颇有研究,而其当时的膳师都是略通医理的,耳闻目睹也掌握了许多烹饪技艺和食材与四时四季的相生相克之道

    朱寒冰说,祖父这一代没有做厨师了,他早早就在上海安了家。”但祖父并没有让这个祖传技艺断代,祖父一直爱下厨房展露两手,耳濡目染的朱寒冰从小就爱烹饪,“接档”这些技艺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成功不忘初心

 民以食为天,这是一句老话,可见百姓对于食品的态度是如何的。就是本着这样的思想,朱寒冰在这些年的开店经历中,精益求精,其手工技艺也在早已在当初毕业的一批高级西点师中傲视同侪,如今这位校友又回到了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在分校1号楼设立了创业基地---寒冰饮吧。他说他讲带来学弟学妹们一起做,也将给那些想创业的学弟学妹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资助,以此反哺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对自己的培养。同时他要在校去创业基地打造一个实体饮吧给校园师生提供一个休息之所,给校园创业者提供一个互动和互学平台。这家店将采取"OTO模式,即"线上到线下",简单讲就是校园里师生们可以线上支付购买线下的商品和服务,再到线下的创业基地寒冰社去享受服务。同时将在原有的产品中,会新增药膳这一类目,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量身订做出最适合每个人自己的一款精美饮品。

执着的“匠心”

   在本校毕业后,朱寒冰一直和学校许多的老师都保持着密切联系,因为他真心的觉得,是西南培养了他,这培养并不一定只是学习的能力和技术,更是一种情怀和处事的风格。

总之,“西南工程学校给予我的是一个执着的‘匠心’”,朱寒冰发自内心说,他说在最初的创业过程中,困难重重,但是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的恩师马翠红、饶玉静等老师一直鼓励着、支持着,特别是当初店面的装修设计,从测量设计,到施工装修,从产品定位到实际运营,每一步都结合了西南师生共同的心血……这才让自己那颗“匠心”执着坚持。

   如今,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校企勤政楼的创业饮吧即将开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朱寒冰将会更加用心的经营这家校园店,他说他将会把这种西南的情怀带给大家,把他丰富的创业经验慢慢的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