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已至,但对于商会校数学组的老师和同学们来说,这注定是一个忙碌而紧张的假期。两年一届的“星光计划”如约而至,今年,数学也加入了“星光计划”大家庭,成为了众多比赛项目中的一类。
假期第一天,在商会校3号楼数学组办公室,五个办公桌前,五位学生一人一台电脑,专注地盯着显示屏。键盘声、鼠标声、与老师们的讲解声相交融,一场动人的“音乐会”就此而来。数学问题的信息化,通过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来,涉及的还是数学问题,但却是用信息化的方式来解决。竞赛项目要求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解决数学基础问题和情境性问题,通过竞赛来考察参赛选手应用软件解决数学基础问题和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本次数学信息化比赛以单项方式进行,每个学校由5名选手参赛。
当天,备战的小伙伴们正在学习一款中文名叫“微软数学”(英文名为“Microsoft Mathematics”)的软件。平时学生们所学的数学是枯燥的,但这款软件却把看似呆板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起来。线条太复杂?数字太烦乱?没关系,把问题输入软件,再加以编辑,线条、图形、图像之间的关系便一目了然了。学生们通过这些个软件自己来操作、探索数学的奥秘。举个例子,在碰到一些分解质因数的问题时,数字较小的题目大家可以自己解答,可是一旦碰到数字较大的题目以至无法自行解决时,这款软件就发挥大作用了。把任意一个数输进去,它即会对数字问题做出详细清晰的分解。这既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解决一些学生们平时用笔不能解决的问题,更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动手与动脑能力。
由于是第一次加入“星光计划”,指导老师们对刚接手的新项目还比较迷茫,具体考什么?怎么考?如何给学生训练……这都是摆在老师们面前的难题。没有既定的训练方案就一点点摸索,没有现成的训练试题就一点点搜集,老师们通过竞赛手册提供的一些指导意见,共同商议出了一套详实的训练计划。“主要的知识点还是与课程标准、学业水平考中的数学考点一致的,基础知识来自课程标准,但是要结合现代化的手段去解决。”指导老师赵然对记者说。
考虑到数学决赛时间较为靠后,老师们计划开学之后要加大训练力度。节前七天的任务就是带领选手攻克“微软数学”软件。老师们上午带着学生操作软件,中间穿插着基础知识的讲解和软件的应用。下午安排学生们自行练习,老师们也会在一旁补充知识点、解答疑难问题。
训练结束后,来自0551501班的樊国秀同学告诉记者:“老师们根据‘Microsoft Mathematics’软件的特点,引用一些生活中比较有趣的事例设计出数学问题,让我们使用软件解答,很好玩,我们也都很愿意去学。”
当问起学生们是否达到了老师们目前的期望时,赵然老师露出了一个得意的微笑:“备战的学生们目前的学习状态比预期的要好,学生们很开心,并且对软件的运用掌握得很快。”当然,赵然老师还是给选手们提了一些小要求:“希望学生们在用这些软件的时候多想一想为什么,把知识系统化,学生们全部做完之后要对这个软件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这个软件的特征,可以做什么,哪些方面做的不太好就有一个认知。”
最后赵然老师送出寄语,盼望学生们取得一个好成绩,希望他们每个人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快乐的度过学习时光。相信集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对于每一位同学今后的学习,都会有莫大地帮助。